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位校长这样批评一位语文教师——不好好钻研教材,写什么散文小说,这是不务正业。闻之,倍感惊讶,它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学校管理者急功近利;二是我们对教师成长存在着认识偏差。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今,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日益引起关注,教育主管部门制定规划,学校多措并举,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但我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可或缺,“非专业”素养的作用也不容小觑,我们既要关注专业发展,又应重视“非专业”成长。
这种想法,缘于对自身成长的反思。身为教师,在从教中总会受到自己老师的影响,有他们的影子。
教我初中语文的储老师,课上得有点呆板,总是识字、解词、造句、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有时不是在讲课,而是在念教学参考书。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储老师会时不时拿出自己发表的文章和楹联,声情并茂地读给学生听。教我中师历史的戴老师,上课非常精彩,但更让我难忘的有三:一是可以左右手交替书写板书;二是篮球场上投篮精准;三是联欢会中的“海豚音”演唱。
客观分析,储老师写文章和楹联的“专业素养”,戴老师“精准投篮”和“海豚音”的“非专业素养”对我的成长影响都很大。
过去是这样,现在更是这样。
成都新都一中的夏昆老师,诗歌鉴赏、音乐鉴赏、电影鉴赏课一开就是18年;深圳外国语学校的苏拉老师,创作歌词二百余首,获得中国流行音乐特殊成就奖。他们对学生最大的影响不是自身的“专业”,而是看似与专业无关的“其它”;育人的高超之处不在于“专业”素质,而是让学生受益终身的“非专业”素养。
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应关注教师“非专业”素养的提高,教师自身也应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的提升“非专业”素养。
“非专业”素养首先表现在教师的人格魅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但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根本。生活处处皆教育,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凡是成功的优秀老师,无论他处于哪所学校,无不以其人格魅力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所以,提升人格魅力是教师成长的关键,应该从教师人品、健康的心理、高雅的生活情趣等方面努力。
其次是教师的文化底蕴。在注重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今天,教师的文化底蕴对学生的影响不可替代。教师的文化底蕴表现在其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审美素养等,对学生的影响全面而深刻。从实质上说,教育过程其实就是“文化化人”的过程。所以,对文化的追求应成为教师的自律和自觉,阅读则是教师提高文化底蕴的不二选择。
再次是教师的思考力。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关注理想中的应然。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是有思想的教师,有思想必须勤思考、善思考,提升思考力。
最后是教师的执行力。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执行力,如果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能倾注爱、有担当,在课堂教学上能激发内生动力,在社会实践中能润物无声,在教育科研中能不断拔节,就有了较高的执行力,可以在教育中诗意地栖息,静听花开的声音。
事实上,教师的“非专业”素养和“专业”素养相辅相成,不可割裂。只有双方都得到提升,教师才能成为“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