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多次明确要求,小学低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禁止公布小学生成绩和排名。但在一些地方,歪风邪气一直没能得到有效遏制,最近多有媒体做过这类报道。笔者了解到,在江苏某地,有教师反映,当地个别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每学期要考试排名五六次,其中有学校抽考、教育局抽考、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依据考试结果给学校排名,学校给班级和老师排名。有老师说,如此一番折腾,一年级的小孩就被“考疲”了。结合媒体的报道以及笔者在各地调查走访中的发现,类似的情况不在少数,在一些地方甚至是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出中小学教师和学生负担重背后的作用力和作用机制。依据学习生成理论,即便从考试的发起者所期待的提高考试分数的角度考虑,这种做法本身也难以实现目的。通俗地说,学习成绩的提高也需要经历相应的学习过程,当考试排名的频次过高,就必然干扰或中断学生对某个相对系统的知识单元的完整学习过程;考试排名的频次过高,还需要占用师生更多的原本可以用于教学的时间和精力,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内看,就会减慢教学进度,从长远看也就迫使师生减少教学内容,从而在长时间的竞争中落败。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这种过于频繁的考试排名会严重摧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由于考试过于频繁,就必然有较多的简单重复,就必然要把原本完整的知识单元掰碎,从而严重损伤儿童学习过程的自然性和趣味性,导致学生的好奇心受损甚至消失,厌学情绪增长,为后续的长远学习增添了障碍。过度的排名,必然造成大多数排名不在前列的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信心,由于任何一位学生都不可能在连续不断的考试排名中始终保持在前列,所以这种方式对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打击将是全面的。不少学校因此出现了一批放弃学习的学生,有的甚至连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都难以完成。即便有个别“常考常胜”的学生,最后也可能被后续学习中的某一次考试击败,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
在一个微观的班级环境里,放弃学习的人增加了,班级里的学习氛围就会恶化,最终必然影响到那些当初考试分数比较高的学生,由此引发的班级学习生态恶化问题,并不是在短期内能够轻易解决的。这些问题可能还会由一个、几个班级扩展到整个学校,产生越来越多不想学习、拒绝学习的学生,他们会远离教师,内心孤僻,对学校失去归属感。贵州毕节曾经发生的几个学生宁可流浪住垃圾桶也不愿上学的事件,就是典型案例。由此造成的结果就不是简单的学生成绩不好的问题,而是为社会制造了“危险品”。
教学本身当然需要评价伴随,但频次适度的评价才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过程。考试仅是教育教学评价的一种,它的频次也要适中,从实践经验看,每学期一次期末考试,一次期中考试足矣。对于排名而言,更不宜频繁,每个学期最多搞一次即可。多则必滥,造成对师生过度且不必要的干扰。
现实中,为何考试和排名的频次在中小学多起来了呢?笔者以为,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的“婆婆”太多,大家都想对学校发挥影响,将学校的考试成绩列入自己的政绩清单。近期在若干所中学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有的学校一年接到的各个部门的文件总计400余份,其中一些部门绕开监管,以便函的形式给学校发文,而某些便函的效力甚至高于正式的文件。学校因此不堪重负。
由此可见,以行政方式管理学校,各行政部门都把学校当作自己的下级,于是政出多门,“上面千条线,落地一根针”,这是造成基层学校师生负担过重的体制性原因。实现学校自主管理,政府主管部门不再用接连不断的文件对学校进行管理,而是简政放权,并积极创造条件转向依法治校,学校依章办学,才有可能从体制层面解决师生负担过重的问题。
切实把过多的考试排名减下来,全面评价教育品质,明智的教育行政管理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能再让多头管理、急功近利继续给师生施加太多负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