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池塘之底”,一所专为问题学生设置的寄宿制学校,一如它的名字,古堡似的建筑,重重铁链紧锁的大门,以及灰暗斑驳的教室。这里的孩子们厌学、偷盗、欺压、暴戾、叛逆,在他们的脸上我们只能看到阴暗与迷茫,甚至是绝望。而学校管理的简单粗暴,让人胆战心惊——关禁闭、罚劳动、集体连坐、鼓励告密,除了压抑与管制之外,看不出教育的半点温暖。
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因一个人的到来而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这是个没落的音乐家,也是一位临时代课教师,他用合唱团创造了教育的奇迹,给“池塘之底”带来了久违的春天与阳光。
说到此,也许你早已猜到这是一部影片里的传奇故事―――《放牛班的春天》。重新品味这部电影,再次震撼了我的心灵。
影片主人公马修老师不愧为“教育家型教师”,在短短几个月里,他用深沉博大的爱和超越世俗的智慧,深深影响了那群“池塘之底”的孩子们,让他们感受到了音乐的神奇与力量,感受到了老师的爱心与温暖。
面对弄伤学校老教师的孩子,马修老师并没有把他送交校长,而是帮这位孩子隐瞒了事实,要求其到医务室主动照看老教师,让其感受到生命之脆弱,达求自我反醒的目的。面对在教室黑板上带有侮辱性质的肖像速描,马修老师也没有大发雷霆,而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为对方画了一幅颇为滑稽的肖像画,智慧地化解了教学危机,让课堂回归安静。即使面对偷盗了校长二十万法郎,以求实现成为热气球驾驶员梦想的学生,马修老师也没有将其绳之以法,而是谅解了这名学生。
他的胸襟与大度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师者的力量,由开始的排斥与叛逆,到后来的观望与亲近,以至于最后产生浓浓的依恋——当马修老师被解雇孤独地离开学校时,孩子们用他们亲手做的纸飞机,向马修老师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如雪的纸飞机带着离别的不舍与感伤,带着对老师对敬意与感激,纷纷从二楼狭小的窗户里飘落下来。那一刻,马修老师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拯救了这群孩子,更证明了音乐与教育的力量。
在马修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具有超乎寻常的天赋,这一点,在合唱团分工与试唱环节体现的淋漓尽致。根据每一个孩子的音色与音域,马修老师给予他们一个合适的位置,即使对音乐毫无感觉的孩子,他也给予他们一个个特殊而不失体面的角色。
马修老师给“池塘之底”带来了光明,这份光明也悄悄地改变了这里的氛围,生硬古板的数学老师深受其影响,主动加入了合唱团;体育老师更是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即使是自私、贪婪的校长,似乎也被马修老师感染,唤起了昔日的教育梦想,在办公室里折起了纸飞机,加入了学生足球队的行列。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总是让人倍感无奈,马修老师最终因为一场大火不得不离开“池塘之底”。所幸的是,他并没有因为离开而感到绝望,临行上车的那一刻,他带走了小小的佩比诺,实现了佩比诺的愿望。同时,也带走了“池塘之底”的教育梦想,继续他的教育旅行,通过音乐为更多的孩子带来春天与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