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召开的2016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训练学生为了某种单一工作而努力,或者一毕业就找到工作。”他认为,人文教育非常重要,其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意以及自省能力。而这种思维和能力,在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变迁中都将持续。”
福斯特校长的这番话,强调了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笔者认为,人文教育不仅大学要抓,中小学也应当抓好,不仅要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意以及自省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院士1982年在美国一所大学访问期间,有几个华人教授对他说:内地教育有一个缺陷,内地留学生ABC很好,XYZ很好,也懂得美元英镑,就是不太了解长城、黄河,也不太了解文天祥、史可法,一点也不知道《史记》、《四书》、《资治通鉴》。请问,这种学生毕业出来后,能为中国服务吗?能为中华民族服务吗?
这段话说得十分形象,问得也非常精彩。“ABC”很好,是说英语学得很好;“XYZ”很好,是说数学等专业知识不差;“懂美元英镑”,是说这些学生有经济头脑;“不太了解长城、黄河,《史记》、《四书》等”,是说他们不了解中国的地理,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这样的人,即使毕业后在美国能找到一份赚钱的工作,他们也不会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服务。
这绝对不是杞人忧天,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有不少人才流失到海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物质待遇、科研条件,等等,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这些人与蔡元培、陶行知、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教育家和科学家相比,缺乏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都曾接受过中国传统的私塾教育,都读过《论语》,背过《四书五经》,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成年后他们都曾到国外留学。然而,当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和条件,回国参加建设。他们心里装的是国家民族的未来,这受益于青少年时期文化经典的滋养。
有人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传统的传承”,这句话非常准确地概括了中小学生学习经典的作用。素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更要通过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他们精神免疫力。当下,中小学仍把历史、地理等学科当作副科,英语在高考中仍占居重要分量,长期这样下去,学生还有多少时间去阅读经典?他们的人文精神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