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浙江杭州某小学为了“开展传统教育”,养了5头小猪。近日,7名孩子向校长提交了一份名为《小猪的未来调查报告》。(1月16日钱江晚报)
对于这则新闻,网络上的议论很多。有人认为,如果开展传统教育就要养猪,那是不是还能养鸡、养鸭、养鹅、养狗?如果想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鳄鱼,什么是大象,是不是还得在学校建个动物园?我认为,这种意见有失偏颇。
鳄鱼、大象虽少,但学生未必没见过。眼下城市里有很多动物园,见到这些动物并不稀奇,可要说到猪这类动物,学生还真可能没见过。我家有一位亲戚,居住在上海。前不久,他们一家带着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到我们村里游玩,看到跑着的大肥猪,孩子竟然被吓哭了。这是很值得反思的事情。很多居住在大城市里的孩子能够品尝到鲜美的猪肉,却不知道猪是什么样的。学校养猪并非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认知这个世界。
不得不说的是,对于一些普通的农产品,别说是城里的孩子,就是城里的大人也未必能分得清楚。这是很尴尬的事情。笔者在一家县级电视台做后期编辑工作。前不久,我们做了一部反映农村场景的片子。我让负责后期制作的同志依据稿子内容找一批麦苗的资料镜头串在一起。结果片子中小麦解说词部分的配音,被串上了水稻的镜头。当我质疑时,她说这不就是小麦吗?要知道,我们只是一个小县城,附近农村就有小麦和水稻。连小麦和水稻都分不清,这不就是笑话吗?在我们小县城尚且如此,到了大城市可想而知。要是不信的话,我们可以搞一个测试,看看多少城里的孩子能分清麦苗和韭菜?
2015年,江苏泰州的一家小学在学校里开设了“开心农场”,里面种植了几十种蔬菜。学校让孩子参与管理和种植,丰收之后则分给孩子们带回家中。这种教育是接地气的,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劳动能力,还让他们拓宽了眼界,知道了什么叫劳动创造价值,什么是付出才有收获。
但愿在教育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城里孩子不再被猪吓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