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评论大赛】今天的教育应有怎样的“穷苦观”

流行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体现了我国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思想,也表达了在当时较为艰苦的条件下要为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创造良好条件的愿望。30多年后的今天,国家财政对教育投入显著增加,教育资金不再匮乏,然而真正做到“教育不穷”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另一方面,在物质生活大为丰富的时代,适当让孩子吃苦有利于磨砺其意志,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从当今时代来看,“教育不穷”既要求增加教育投入,也要求不断缩小地区教育差距,使教育资源分配更加公平合理,教育质量更高,教育内容更丰富。根据《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报告》,2000年至2009年10年间,全国教育经费持续增长,从2000年的3849.08亿增加到2009年的16502.71亿。据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相关数据,2010年我国应受教育人口总数占总人口的95.00%,相比2000年人数增加11333.88万人,比重提高2.75个百分点。可以说,随着经济增长,国家财政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也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和进展。

但“教育不穷”不能仅用财政投入增加多少来衡量。2014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4.15%,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更进一步增加的空间。同时,目前我国不同地区和城乡间教育差距极大,贫困地区的师生比、教师资格等方面的达标情况都比较差。发达地区和城镇的孩子比贫困地区和乡村的孩子能享受到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教育。所以,“不穷教育”也必须包涵教育公平这一主题。

而在提供良好物质条件的同时,家长应始终勿忘培养孩子的意志和毅力,培养孩子独立生存、自主思考的能力。

“再苦不能苦孩子”,是指在当时较为艰苦的环境下,国家、社会和家庭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提供好的教育质量,为下一代的成长创造更多机会。而如今,“再苦不能苦孩子”逐渐演变成为家长溺爱孩子的理由。从贫穷中一路走来的家长们似乎忽视了“苦”字背后的真正含义,将其错误理解成“身体受累”、“被别人欺负”等,对孩子“捧着怕摔了,含着怕化了”。过度的宠溺易让孩子丧失自主性和上进心,认为“一切都是应得,一切都很容易”。

今天的家长要有让孩子“吃苦”的意识,但这个“苦”不是指过苦日子,而是培养孩子自主意识和独立生存的能力。家长们要知道,如果缺乏独立生存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孩子成大后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自强的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穷苦  穷苦词条  应有  应有词条  大赛  大赛词条  今天  今天词条  怎样  怎样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