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谁来满足随迁子女“跟爸妈一起吃晚饭”的诉求

近日,南京晨报小记者版一篇题为《我想跟爸爸妈妈一起吃晚饭》的作文感动了很多人。这篇作文的小作者是昆山某校六年级女生李诗怡,她凭借此文获得了全国“乡愁”散文大赛三等奖。(10月31日南京晨报)

对于6岁就离开湖北老家、随打工父母远来昆山的李诗怡来说,她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学会了做饭,一个人烧,一个人吃。因为父母工作忙,他们就连晚餐也在单位吃。所以,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我们一家三口好好吃顿饭,这样我才是真正有了家。”“爸妈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这是小女孩对乡愁的理解。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是让人颇感沉重的话题,这些孩子在生活、上学、成长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近几年来,国家对此非常重视,出台了很多保障性措施,比如允许孩子随同父母进城生活、上学,要求地方政府着力解决好农民工子女进城就读难、升学难等问题。相比较而言,随务工父母进城学习、生活,往往比在老家做留守儿童更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这也的确给流入地的教育资源带来了较大压力,考验着流入地的学校接纳能力和教育承受能力。

温馨的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好避风港,父母的陪护是孩子健康成长最需要的精神食粮,但知易行难,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难处,尤其对进城务工的家长们说,挣钱不仅为孩子,也为自己的未来,有的还要为家里的老人,让家长放弃挣钱的机会,全力陪护孩子并不现实。

对此,有关方面可以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以促进随迁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学校可以多做些家长的工作。如新闻中的莲花实验学校注重家校沟通,传授家教经验,每月一次的家长沙龙和学校各种大型活动都邀请家长参加,甚至把家长的请假条写到家长单位。学校这些细致、温暖的做法,正是教育人应该具备的人文情怀,是对孩子负责的表现。

用人单位也要多体谅务工家长的难处。争取做到让职工按时下班,尽量不加班,周末能休息,这样家长陪护孩子的时间自然多点。同时,应进一步动员群团组织、社区、志愿者和其他社会力量,帮助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

随着“十三五”规划基本意见的出台,我们欣喜地看到未来五年的国家宏伟发展蓝图。到2020年,不再有贫困县的存在,不再有传统意义上的贫困人口,国家正朝着“全民奔小康”的目标前进。到那时,农村肯定会有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就业机会,务工者不必再背井离乡也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那么孩子的健康成长自然更有保障。留在城市里的务工人员,也一定活得更有尊严,孩子的家庭教育也将不再是问题,我们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随迁  随迁词条  诉求  诉求词条  子女  子女词条  晚饭  晚饭词条  满足  满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