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期没满就离职,踏入职场不到半年就换工作,工作不顺拔腿就走……”一些招聘网站近期发布的职场“闪辞”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三成的应届生在入职两个月后辞职。(9月12日扬子晚报)
员工主动炒老板鱿鱼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天津电视台的求职栏目《非你莫属》中,一位求职青年,因为一年换七份工作引全场瞠目。根据北京市《大学生职业适应状况调查报告》,职场新人在短短三年内,变动两次以上工作的占57%,其中,变动三次以上的占32%。而钱少、活多、学不到经验,则是青年闪辞的前三条原因。
“干一行,爱一行”那是理想状态,在磨合阶段因为种种不适,产生“闪辞”心理动因的人不在少数。那么为何大多人不选择毅然辞职呢?在过去是局限于职业户口粮油的“计划性”调拨,没有自由;今天兴许是担忧新工作不好找,兴许是要担负养家的责任。“心有思而胆不肥”罢了。今天,职场新人们的任性与随性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究其背后的深层原因,还是多方“纵容”的结果。
首先,社会在赋予大学生“天之骄子”光环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放大了大学生的自我期待。在部分大学生看来,“天之骄子”走上工作岗位意味着摇身一变就成为了“众星捧月”的管理者。而这种过分放大的自我期待,直接导致毕业生对于职场艰辛缺少心理承受。上司的呵斥、客户的白眼、冷淡的闭门羹这些正常的挫折都对其自尊心造成过度伤害。
此外,对于工作环境缺乏认知也是导致“闪辞族”频繁跳槽的重要原因。在他们看来,一份体面自由的工作理应成为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的报偿。一份辛苦的工作,如频繁加班、睡眠不足、甚至帮领导接孩子类似技术含量极低的体力活不应由他们来承担。
家庭环境也是导致“闪辞族”出现的重要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说,“闪辞族”往往也是“啃老族”。“闪辞族”的父辈一代,大多在毕业以后需要迅速承担“养家”职责,而如今的学生几乎都成为父母的掌上明珠,多年的悉心供养令他们的独立意识与责任意识早已丧失殆尽。家庭的悉心照料与职场的工作不顺形成巨大的反差,以至于“工作地点远”“饭菜难吃”“上司半夜布置任务”也能成为辞职的理由。
“闪辞”本身没有罪,但是频繁跳槽青年们身上的好高骛远与眼高手低,是需要改变摒弃的。青年的求职者有权选择工作的环境与待遇,但更要履行认真工作的义务,这不仅需要闪辞者们改变自我认知,更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多方努力,帮助青年正确认识生活与职场,帮助他们在踏实的岗位上奋发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