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午,长沙医学院大三学生小王(化名)向澎湃新闻爆料,学校要求他们参与“2015年学生喜爱的大学校长”推选,给学院领导投票点赞。(10月28日澎湃新闻)
在没有学校强制或授意的情况下,大学生们心甘情愿为“素不相识”的校长投票点赞,恐怕让人难以置信。据一名学生反映,他们被告知如不投票会影响综合测评。在机房内,一名学生干部正在参与投票,班上60名学生,注册的账号密码均登记在册,他负责到机房刷票。每个班级投票时间不等,投完票需签到登记。
在虚伪的荣誉观念和荣誉焦虑的推动下,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拼来的“学生喜爱的校长”与实际情况已经相差千里万里。高校如果热衷于这种虚假活动,而不倾心追求内涵管理上的成效,这本身就释放出了非常危险的信号。
笔者在一份《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青年报社关于联合开展2015年“学生喜爱的大学校长”推选活动的通知》上看到,这次推选活动采取“以大学生投票和专家评审团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举办方如此相信“网络票选”的真实性,也难怪大学生们忙得不亦乐乎。
票选优秀幼儿,票选优秀班干,票选优秀班主任,票选优秀家长,看来“票选”早就与教育管理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微信可以任意刷,微博可以随便写的语境下,似乎教育评价可以彻底告别“材料说话”的时代了。大家只要随意投之,真正的“优秀”似乎就顺理成章了。问题是,当这种看似充满人情,实则背离评价原则的方式一旦约定俗成,教育也就走入了一个死胡同。
评选优秀高校校长,关键是看他对教育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贡献,他们在国内的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票选校长”完全是多此一举,故意添乱。教育领域的类似活动,必须坚决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