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市技师学院职教城校区一名学生向记者反映,学校在未告知的情况下,在每个宿舍的门上切出了一个正方形的洞口,并装上了透明玻璃。校方回应,这是为了方便管理,宿舍属公共场所,不涉及侵犯隐私问题。有律师表示,学校的做法基本可以认定为侵犯学生的隐私权。(8月12日广州日报)
在学生宿舍门上切出洞口,装上透明玻璃,这叫管理方便?我们不妨发问:切洞和装透明玻璃怎么叫管理方便?除此之外,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
校方的回答是:每次宿管检查宿舍时,学生会把宿舍门锁上,宿管进不去,学校就很难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进行管理。校方称这种情况造成管理困难。透过这个窗口,宿舍内部的情况一览无余,一眼就能看清学生在宿舍里有没有违纪行为,确实方便了宿管检查。切洞是手段,装透明玻璃也是手段,校方的目的是为了看清学生宿舍有没有违纪行为。
可是学校想过没有,宿管检查宿舍是方便了,那么学生是不是也方便了?学生的说法是:宿舍应该是一个放松、舒适、可以随意躺卧的空间。炎热的夏日,无论男生、女生,还可以少穿一点,凉爽一下。而门上有了这么一个“玻璃窗”,放松便要打折了。学生说的有没有道理?也是有道理的。
校方如此做的道理仅仅在于,查看学生是否在宿舍里做违纪的事情,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实际上远远超出了查看“违纪”这一范围,即学生在宿舍做违纪的事情在校方监管范围里,但是学生的隐私绝对不在校方的监管范围。可见,在决定这样做的时候,校方根本没有从学生的隐私权出发想问题,而是只顾宿管检查的方便,结果出现了这样的矛盾:代表校方的宿管监管方便了,学生要保护隐私却不方便了。
学生宿舍不是教室,宿舍门不仅起着安全作用,还起着保护学生隐私的作用。如今校方以监管为理由在学生宿舍门上切洞装玻璃,有两大坏处,一是降低了宿舍门的安全作用,二是涉及到窥探学生隐私和侵犯学生隐私权的问题。
那么,学校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有。笔者认为,学生宿舍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自治,而不是圈养式监护。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最需要的不是无处不在的监护者的眼睛,而是从监护者那里得到尊重,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走向自主、自立和独立发展之路。在学校,哪里是发展学生这些能力的地方?答案是宿舍。宿舍是学生最自由的人际交往所在,也是锻炼学生学会和同伴相处并提高人际交往水平的地方,更是学会自主、自立和独立生活的地方。
因此,学校不妨用现代治理思想提高宿舍管理水平,给学生自主成长的机会,尝试学生宿舍学生自治,提高宿舍管理者的水平,把宿舍管理者变成学生宿舍自治的指导者,而非窥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