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年作家蒋方舟表示,自己当年是不折不扣的“学渣”,偏科特严重,幸亏班主任“不抛弃、不放弃”。虽然她的“学渣”之说有很大的谦虚成分,但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一些偏科的“怪才”不受学校和老师“待见”,最终真的沦为“学渣”。
反观蒋方舟的成长经历,既为她没有因偏科沦为“学渣”,最终脱颖而出而庆幸,更钦佩其班主任的独具慧眼。其实,“偏才、怪才”,古今中外历来有之,在合适条件下,他们或许会成为英才,成就一番大业。但更多的“偏才、怪才”,因为中小学教师的歧视、冷遇和大学选拔时的无视与抛弃,最终成了“学渣”从人们视线中永久消失,这让人十分惋惜。
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不乏“偏才、怪才”成为大师的佳话。1917年,罗家伦投考北京大学文科,恰逢胡适判阅其作文,便毫不犹豫地打了满分,可校委们发现他的数学成绩竟是零分。最后蔡元培校长力排众议,破格录取。罗家伦后来成为“五四”风云人物,传诵一时的《五四宣言》,便是他的手笔。碰巧的是,12年后,已是清华大学校长的罗家伦在招生中也遇到了偏才——钱钟书。钱钟书当时“国文特优、英文满分、数学15分”,但罗家伦在他的名字上大笔一钩,破格录取。国学大师季羡林,从小上学开始,便文理偏科严重,报考清华大学时,百分制的数学考卷,他只考了4分。尽管如此,季羡林还是被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录取。1931年,吴晗报考大学时中英文两科获100分,数学考试是零分,清华大学也破格录取了他。此外,闻一多、臧克家、张允和等名人都是因破格录取才进入了大学。试想,如果这些人当时不上大学,现代中国也许就失去了若干一流的人才。
出现偏才、怪才原因复杂,有的是因为的确缺少某方面的 “天赋”;有的是由于“有舍才有得”,即过于偏爱某科而忽视了其他科;有的是因为某学科学习“开窍”较晚……究竟该如何对待那些“偏才怪才”?我认为,一是中小学教师要“不离不弃”,不冷遇、不打击、不歧视、不抛弃关爱学生,耐心地“静待花开”,继续培养其特长学科,并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大学在自主招生方面应更灵活,对那些某学科特优的学生,不拘泥于各科总分,考虑破格录取。三是为防止招生漏洞和投机,大学可以建立特招委员会对自主招录的学生进行筛选,并及时公示相关信息以便公众监督。这方面可做更多、更细的工作,原则是既避免有人投机又能确保不漏掉人才。四是建立“偏才、怪才”的特殊培养机制。“偏才、怪才”与大师之间或许仅一步之遥,如果学校教育做到“因材施教”,中小学到大学有一套“特别人才”培养制度,肯定是利于“偏才、怪才”的成长和日后成为行业人杰的。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大学自主招生已实施多年,但“全才”、“学霸”是自主招生的主流,大学之门始终没有对“偏才、怪才”彻底敞开。其根本原因是目前的学生培养、录取制度方面存在亟待解决的梗阻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的名句,跨越千年,依然闪烁光芒。在新的时代,应学做“伯乐”,不断探索、改进人才培养与选拔机制,逐步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