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教育科学就没有科学的教育,“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已成为教育部门、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宏观策略和自觉行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所谓的“教育科研”已经远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而正在变味,已经不是真正的科研,而正在沦为“伪科研”。更有甚者,干脆成了“花钱发论文”。
这种为科研而科研,为职称、晋级而科研的现象极其普遍。专家认为,一些地方和领域的论文“一票否决”制度,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花钱发论文”。花钱发的论文不值钱,收钱发论文的期刊也不值钱,涉及的人员的人品就更不值钱了。
在笔者看来,教育科研目前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认识偏颇、定位模糊。“装门面”、“应付检查”等错误认识导致了教学、科研“两张皮”现象突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理论建设,还是改进教学实践?在选题上是注重构建普适性“教育模式”,还是更应关注实际教育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将直接影响到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定位及未来走向。
二是形式主义严重。重视立项和结果鉴定,忽视整个教育科研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把教育科研工作简单地理解为获奖证书和发表论文的数量多少。我国几乎所有的“教育科研课题”一旦立项开题,定会成功,而绝不会失败。本来,既然是科学研究,就必然存在着成功和失败的双重可能,而对于真正的科学研究来说,失败也是有意义的。但唯独中国的教育“课题实验”,无论其过程如何,一旦到期,专家验收时均宣布“取得了预期的成果”。这样的“教育科研”,科学性何在?到底有多少“标新立异”的“伪劣产品”呢?
三是急功近利。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在不同程度地膨胀,各种短视行为仍屡见不鲜。追求短平快,追求数量,把教育科研简单与评优树先、职称评聘挂钩。研究成果价值偏低,学者郑金洲曾指出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有行动无研究、有研究无成果、有成果无转化、有方法论无具体方法、有定性无定量、有叙事无提炼、有课题无问题、有师本无校本、有分析无元分析”等。
四是研究与转化脱节。教育科研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是“生长在课堂上”的,而不是“生长在资料椎里”的。即使最后的报告或论文,也是科研实践瓜熟蒂落之自然结晶。尽管多数研究成果价值偏低,但具有一定转化推广价值的也缺乏转化环节,发表即结束,结题即结束,获证即结束的现象比比皆是。
五是缺乏有效评价。真正以改进教学为目的的教育科研活动并不多。教育科研对事业发展的贡献率没有建立起测量工具和措施。教育每年数以万计的评奖、创新为什么进不了教育的“生产”环节?因为我们的创新是靠几个所谓的“专家”认定的,所谓“创新成果”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功能没有表现出来,即使国家表彰的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谁能够测量出教育科研对本单位教育教学发展的贡献率呢?因此,教育科技创新也应该靠市场化推动,教育创新在课堂和学校,不在机关办公室,更不在专家的评选上。
农业、林业、工业、国防、医学等许多行业都基本建立了科研成果对事业发展贡献率的评价体系,教育科研的评价体系还没看到,只有当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从根本上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素养,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从根本上实现学校和区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时候,教育科研才能得到方方面面的重视。
无法测量、不能转化成生产力的所谓“成果”是不会被重视的,李克强总理今年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说“基层医生评职称要交论文是花架子”。这句话说给教育听更合适,都说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谁测量过?什么样的科研才是“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