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为何遭遇尴尬

日前,教育部下发要求今后对中小学生的艺术素质进行测评,并将测评结果纳入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中,作为升学考试的重要参考依据。目前北京有全市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包括对学生艺术素养的相关评价,但这一素质评价平台并无具体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也缺乏有效监督,甚至有些学校的档案是学生自己按照模板抄写的。(7月20日北京青年报)

从去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到出台《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再到近日教育部下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文件,都体现出国家对艺术教育的高度重视,希望通过推行素质测试,来促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

然而,媒体所报道的北京“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出现“无具体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也缺乏有效监督,甚至有些学校的档案就是学生自己按照模板抄写的”等问题,说明当下对中小学生进行艺术素质评价遭遇现实尴尬。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素质评价无具体的评价标准、缺乏有效的监督之外,更重要的是当下中小学艺术教育整体不容乐观。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 “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很多学校的音乐、美术课都不能正常开展,素质测试又怎能不流于形式呢?音乐、美术不是升学必考科目,在很多老师、家长及学生的心中它们是可有可无的“副科”。在录取时,又有多少中学、高校会真正去关注学生这方面的素养呢?

《测评办法》指出,艺术测评将以分数形式呈现,由三部分组成,其中基础指标占40分;学业指标50分;发展指标20分,加分项目10分。90分以上为优秀,75至89分为良好,60至74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这些评价指标都缺少具体的方案,并不清楚到底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标准进行。而艺术学科有其特殊性,单纯靠分数难以准确评价一个学生的艺术才华,甚至会“束缚”学生的艺术潜力。

笔者以为,国家出台《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文件,可能对教育部门及学校会有所触动。但要想真正让艺术教育测评落到实处,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光把测评结果作为“升学的重要参考依据” 还不够,应将其计入学生中考、高考总成绩。还应对测评办法给出具体的标准,更具操作性。更为重要的是,教育部门和学校必须从根本上下功夫,改善中小学艺术教育现状,比如,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保障艺术学习课时,提升艺术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专业教师从事艺术教育,等等,让艺术教育在学校占有一席之地。这样,艺术素质测评才会接地气,有实效,不再遭遇流于形式的尴尬。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素质测评  素质测评词条  中小学生  中小学生词条  尴尬  尴尬词条  遭遇  遭遇词条  为何  为何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