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最近带着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连开四场不同院系毕业生的座谈会,让大家尽情“吐槽”,对于一些可以立即解决的问题,当场就由职能部门负责人拟定解决方案,目的是为了做到这一届毕业生的遗憾不在下一届学生身上重演。
这种做法让人很敬佩,但我更愿意把这一行为解读为一堂有意义的课,可惜是最后一课。如果这样的课能贯穿大学四年,甚至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教育过程,或许更有意义。
《荀子·劝学》有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德国的康德在《从世界公民的观点撰写通史的想法》中也提出了一个类似的比喻:树木,独处会生长得弯曲,在森林里会长得挺直。从植物学讲,他们两人说的可能不具有必然性,可以提出不少例外,但如果做善意的理解,处于群体之中,确实有助于抑制弯曲的发展。两人的比喻也有区别,荀子把人分成了像麻一样直的人和像蓬一样易于弯曲的人,康德把人都看成是树,并且这些树都是易于弯曲的。在《实用人类学》一书中有更具体的阐述:人从开始用“我”来说话的那一天起,只要有可能,他就表现出他心爱的自我,并且毫无止境地推行个人主义。个人意志随时都可以爆发出对旁人的反感,并时时努力使自己对绝对自由的要求不仅是独立的,甚至成为凌驾于本性与他一样的其他存在之上的主宰。
我不相信人天生分为麻和蓬,也不相信可以通过教育使人变成至死不移的麻或蓬。人是易于弯曲的人,如果处于群体之中,并且受到其他人意志的适当约束,就有可能长成正直的人,否则,就容易长“歪”。
同为德国人的恩格斯在1890年9月致约·布洛赫的信中,提出了与康德上述思想相关的“合力说”,他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78—479页)
这些思想家们的论述奠定了理解社会的基本理论:人是追求自我利益的,利益形成了力量,各种力量的方向是不一致的,要使合力朝向善,各种力量配比要合适。任何一方力量的过分膨胀都是社会的灾难,防止某一力量过分膨胀的是其他力量,制度、法律是其他力量的表现。
在一个学校,存在各种利益主体,主要有教师、学生、领导,形成三股基本的力量,其中,学生这股力量是不能忽视的。
学生是数量最多的主体,也是最核心的主体,学生的意志无疑应该得到关注,学生应该享有较高的话语权。如果最核心的主体力量最弱,学校的合力一般就会偏离教学目的。从育人角度看,学校要培养能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理性表达观点的人,能为社会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的人。学生在学校事务中发表意见或施加其他影响也是一种必要的学习,应该成为一门核心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