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教室的时候,我有点发懵:难道今天考试?要不然,为什么全班同学被调整成单人独坐?同学们说,班主任担心有同学上课说话,干扰其他同学学习,于是把座位调整成这样。我读书的时候,老师觉得有些调皮的孩子管不住,就把他一个人调到哪个旮旯里,孤立他一段时间,希望孩子能自我反省,变得收敛些。大部分孩子都受不了这种“待遇”,只得乖乖就范,不敢再捣乱。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极端的教育方式变得愈加普遍。在很多学校的很多班级,最后一排或左右一侧都有这样的学生。今天的情况应该是个极端,孰不知孩子们说,有好几个班都是这样安排座位的,这更让我“莫名惊诧”。
有一次女儿生病,还坚持要去学校,我提醒她,没必要这么认真的!谁知女儿说在学校有同学玩。我们总是想当然地以为,爱上学的孩子都是成绩优秀的孩子。其实,很多孩子爱学校,喜欢上学,就是因为在学校能找到自己的玩伴。这种情况在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后更为普遍。在眼下的情境中,独生子女的问题比较多,恐怕与孩子们缺少玩伴,缺少沟通与交流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说,能从某项具体的活动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所带来的幸福感,远远大于活动本身。
可是今天,在学校,我们却人为地隔离孩子们彼此间的情感纽带,淡化他们本不饱满的友谊和人情,这势必会让不少孩子更自我、自恋甚至自闭。有些孩子从小学就被老师孤立和隔离,把他们对学校生活中仅有的一点好感和快乐都无情地剥夺了,这样的教育还谈什么一切为了孩子?今天的班级是安静了,可这一批孩子很可能是带着仇视学校、仇视教育的感情离开学校的。可怕的地方还在于,这些孩子还会有他们自己的孩子,他们对学校有怎样的温暖记忆和自己的孩子一道分享呢?
孩子们坐在一起,利弊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在很多情况下,同学彼此之间的切磋、交流、砥砺、更能促进他们思想的成熟和学问的成长。我们常常看到的情况是,随意成为同桌的学生,一段时间之后,他们的性格、习惯会惊人的趋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每年开学的时候,有人认为,班主任选聘到一个业务能力强的学科教师,这个班级的成绩就有了保证。有时候我倒是觉得,找到一个好老师,远不如把班级同学之间关系协调好的作用大。
更何况,在成绩之外,还应该有很多东西值得珍藏和记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同桌的你》风靡大江南北,其实,这首歌今天唱起来依然觉得单纯而美好。可是,今天这样排列座位的方式又能怎样酝酿、存储我们明天的温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