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评论大赛】先别急着向“创业班”吐口水

据调查显示,与2013年、2014年相比,2015年选择就业的毕业生比例有所降低,比例由2014年的76.3%降低至2015年的71.2%。选择创业的毕业生比例上升,比例由2014年的3.2%上升为2015年的6.3%。可见,目前大学生创业的热潮正呈上升趋势。

关于大学生创业,我国有一些相关政策予以鼓励,比如在高校开办“创业先锋班”。但是,也有很多人对“创业先锋班”的存在价值表示质疑,因为,在去年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天使投资与创业教育高峰会上,中国创业智库理事长、清华大学DMC创业教育项目核心专家赵延忱透露了两个有些令人遗憾的数字:国内最早尝试开办“创业先锋班”的一所知名高校,毕业5期学生,创业人数为“零”;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创业相关院系的两所大学,临近毕业时选择创业的人数也是“零”。

但因为这两个“零蛋”就质疑“创业先锋班”的存在价值,我并不赞同。对“创业班”价值的考量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毕业生创业人数”这一表面的数字,真正让学生拓展视野、提升能力才是这个“班级”的诉求。从这个角度看,“创业先锋班”有其存在价值。

不可否认,学生在“创业班”里能够学到东西。我所就读的南京大学也开设了类似的创业类课程,以《IT企业创业、管理与发展战略》课程为例,该班学生以“理工男”为主,且大多数同学表示,平时的专业课集中于技术方面的学习,这门创业课则让他们学到了很多商业模式、管理策略,这对自己的知识是一个补充。

知识是一方面,能力是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创业班”的学习,在大学期间就进行创业,甚至因此参加“挑战杯”比赛的人不占少数。纵然这种“小打小闹”不足挂齿,但给大学生带来的锻炼非比寻常。南京大学“饰品一生”创业团队的负责人芮正琴曾说,“不管以后能不能成功,这都是我大学生涯中最难忘、最有收获的一段经历。”其实,与中学相比,大学设置的课程都更倾向于能力锻炼,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等。既然能力培养的目的达到了,我们又何必纠结于“毕业生创业人数”这一数字呢?在大学毕业之后还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又有几人呢?评价大学教育时,难道我们也只用这一简单比例吗?

而且,毕业生创业人数为“零”,并不代表这些人终身都“零创业”。在南京大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堂上,不少同学都表示,自己的规划是先工作几年,积累了行业经验,再创业。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江南春曾说,“大学生创业前一定要充分积累管理经验,人脉关系,体验创业过程。一出校门就创业的成功率极低。大学毕业时选择做什么的确很重要,但绝对不是决定了人生的发展,你是可以先去了解社会,再来创业的。”事实上,他成功创办分众传媒时,已经在广告领域摸爬滚打了十年之久,积累了大量的从业经历及管理经验。由此可见,仅仅统计毕业生的创业人数是一个不理性的选择,很可能对大学生产生误导。

两个“零蛋”固然能说明问题,但看到它们时,先别急着向“创业班”吐口水,从另一方面思考,它仍然具有存在价值。如若想提升创业的成功率,把“创业班”开在社会上,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吐口  吐口词条  大赛  大赛词条  创业  创业词条  评论  评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