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晚,自称江西赣州市定南县高考考生的网友说,7日上午定南中学考点高考语文考试期间4个考场发错试卷,导致开考一个半小时才更换正确的考卷,下午1点结束考试,影响了考生正常发挥。(6月9日京华时报)
定南县相关部门证实,“确实因考场工作人员工作疏忽,发生了发错试卷的情况”。无独有偶,后果同样严重的“失误”随之出现:安徽省芜湖市田家炳中学考点高考英语听力播放设备疑出故障,无法正常播音,大量家长围堵校门要求校方给出解决方案。从报道来看,省市领导出动了特警,才把试卷取走。
高考是社会大事,也是每个家庭和人生的大事,任何丝毫的马虎都可能闹出想象不到的动静,更可能给社会和个体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以本则新闻来说,看不出谁对语文试卷发放错误负责。难道更换之后就无须担责了吗?设备故障影响120名考生的成绩甚至前程,就这样轻飘飘地被忽视了吗?再多的领导,再好的说辞能挽回考生平静的心态和美好的未来吗?
无论多么及时有效的补救措施,都无法消解家长、考生和社会的不满,更让官方一贯宣扬的“重视”显得苍白无力。事实上,责任追究也好,事后补救也罢,对考生的负面影响是实实在在的,有些是无法补救的。推理开来,家长的愤怒和考生的不满都是可以理解的,只是愤怒之后怎么办?总不能让愤怒成为“自认倒霉”的同义词吧?
高考“事故”影响人生前程,也对社会的潜在稳定造成破坏,因此,我们千万不能把“事故”当作“故事”听,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理性的选择是,力争避免高考事故,并且要通过社会和政府部门、家长的共同努力,科学应急和处置,把考生的损失降到最小化。高考季的焦虑情绪已经到处弥漫,高考不仅关系考生的未来,也关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激励心理,“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个体愿望,表明高考仍是个体向上流动的最好通道。
此前,不少地方在组织高考时,往往以防范作弊为主,对考生服务考虑不多,对可能出现的事故考量不多,这背离了以人为本的要求。就高考事故的应急处理来说,必须强调以人为本,不能为了所谓的稳定和大局,就牺牲个别考生的利益,也不能用事后的“稳定”来标榜处置事故的“高明”。道理很简单,有些失误本可以避免,在关系考生前程的大事上,应追问的是,考生的权益是不是真正得到了重视?
同时,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要有预防突发事件的意识,不能让应急措施停留在理论层面。惟有如此,才能把突发事件消灭在萌芽之中。要及时控制和处置,避免事态的扩大和恶化,在善后处理过程中,要透明公正,要回应考生诉求,把考生权益放在第一位,不能为了稳定而去漠视考生的正常利益和诉求。有关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听取考生和家长的反映,积极与家长对话,做好维稳相关工作,连夜启动调查程序,采取切实措施维护考生权益,这些都是正常的举措,但要明白,离开了考生权益的维护,大谈“维护稳定”是可笑的。
要立足于全局审视高考“事故”,不能顾此失彼,不能因某一群体的利益而伤害其他群体的利益,也不能借口“个别人”、“少数人”而故意抹杀正常的声音,压制考生和家长的声音。还要回应社会和舆论,接受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保证高考事故的处理得民心而非失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