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教育报刊发评论《“举国高考”不是成熟社会常态》。作者认为 “高考还是进入大学的主要途径,还是普通人实现阶层流动、‘知识改变命运’的公平手段”。我并不认同这一观点。,如果真是如此,则需要认真反思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这个问题最早见于2011年8月28日人民日报文章《农家子弟,读书还能改变命运吗(乡村观察)》,这篇文章讲了三点:一是“资源不均衡,竞争不公平,农村寒门子弟,向上攀爬改变命运真不容易”;二是“读书改变命运,正受到现实的挑战,许多农村子弟放弃高考,而其他的向上通道也越来越窄”;三是“尽快改变以城市和权力为轴心分配资源的现状,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
这篇观察文章涉及的问题非常现实,而且列举了一些学者的观点,特别是刘能教授认为:“拥有知识,不一定能出人头地,但没有知识肯定不行。”以及华中师范大学减贫与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陆汉文认为:“寒门子弟也要逐步改变工作分三六九等的传统择业观念,树立行行出状元的就业观。”这些观点不仅是针对农村的寒门子弟,而是在表明,全社会都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就业观。从目前来看,至少有三个问题需要反思:
其一,教育有严重的功利化的倾向。
有了知识,于是把学历和能力划等号;把成功和金钱划等号,并且把教育看作一种投资,于是接受的教育程度越高就一定要索取等价的经济回报,这就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教育理念。正是这种理念让教育的功利性质越来越浓烈,教育的误区越来越多。
在此之前我就提过:“‘知识改变命运’是一个伪命题”。接受教育和择业没有必然的联系,教育不是培养“贵人”的,知识是人类改变客观世界的财富,人类在改变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变自己的价值取向。故此,知识和命运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获得了知识如果仅仅是改变地位与生活环境,这种人是过于狭隘,忽视了用知识改变世界,改变自己的深刻内含。
其二,教育和就业都存在着不公平的问题。
教育公平是说每一个公民受教育机会均等,一个好的教育是让每一个公民接受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教育不公平不仅体现在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越来越大,城市中的教育资源也存在差距,不能回避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责任。特别是义务教育,政府有法定义务,然而,各种公办名校都是政府行为的结果;教育投入不足,但名校,特别是城市的公办名校越来越豪华,由此造成差距不断加大,农村孩子必然处于劣势,留守的孩子,民工子弟的劣势更明显。
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社会分层,这种分层不应当造成公民权利的不平等,实际上钱、权以及所处的社会阶层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人们质疑“官二代”,“富二代”的社会地位特殊正是反映就业中的不公平。
其三,教育与就业的不公平造成社会的不和谐。
如果把时光倒退30年,民工刚刚进城,工资再低廉,总比在农村改善了许多倍。但80后、90后这一代和他们父辈所处的时代不一样,他们改变现状的诉求加剧。政府注重民生改善就是要缓解这个问题,实现改革成果共享。但是固守“知识改变命运”的教育理念也许会把问题搞得更乱。“拥有知识,不一定能出人头地,但没有知识肯定不行。”这种观点不应是针对农民子弟,而是整个社会都要有的认识,但很多学者们不敢大声说出来。如果仅仅是让农民的孩子接受,这样下去社会依旧不会和谐,矛盾也会越来越大。
知识和命运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改变教育理念和就业观念,实现教育公平和就业公平是整个社会都要为之奋斗的大问题,尤其是要遏制特权阶层的扩张,粉碎不合法的利益链条,而不能只让农村孩子转变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