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报道华中师范大学为保障尖子生的“学习氛围”,特以行政命令的形式清空两间教室,并指定其为所谓“博雅计划”和“未来教育家计划”的专用教室。原先使用的学生如果不在上述计划中,将不得不被扫地出门。
就利用行政手段强行剥夺原使用者的权利而言,这几乎是五六百年前英国圈地运动的现代版,只不过这次“圈”的是教室。这暴露了不受控制的行政权力对教育公平的损害。众所周知,学生一旦踏入校园,则无论出身贫富、天资高低、实力强弱,每个人均公平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但在一纸通知下造就的“圈教室”之举,却改变了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的正常分配。其对“尖子生”的天然倾斜,不但牺牲了广大学生的利益,更人为地给学生贴上标签,客观上将学生群体贴上“尖子生”和“非尖子生”两大标签,引发新的对立和矛盾。不难想象,如果这种“圈教室”行为继续得到鼓励,那宝贵的教育机会和优势的教育资源将不断向少数人手中聚集,所谓的“后进生”更难有机会改变命运,陷入自暴自弃的恶性循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尊严与初衷并没有得到尊重,最终被迫埋单的是教育公平。
其次,我们看到此次“圈教室”的产生背景,来自于所谓的“博雅计划”和“未来教育家计划”。学校为确保这两大计划的推进,不惜强势打乱正常的教学节奏和秩序,一边圈地一边圈人,调动一切资源为之服务,即使脆弱失衡的教育公平已经非议不断,也在所不惜。不妨假设,如果学校为了推动教学建设,改善学校生态,而以“尖子班”作为激励措施尚可理解,但如此圈人圈地只是为了保障计划的落实,则不免让人怀疑有“面子工程”之嫌。这种急功近利的举动,对教育公平的危害绝不是“操作失当”或“行政干预”所能比的,反映的恰恰是学校管理中的价值取向和心态已经走向庸俗化和功利主义的泥潭,对教育公平的挑战将从偶然变为必然,从显性转为隐性。
最后,落后的传统思维依然在左右着教育公平。比如,学校公开宣称制定教室是为了“保障尖子生的学习氛围”,那试问“非尖子生”的学习氛围难道就可以不保障了?不妨进一步分析,这一事件表明在学校的惯性思维中,天然存在着某种教育歧视,即只有“尖子生”才可能享受本应是所有人共享的机会和资源。如此思维,夫复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