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资助乡村教育,须创新公益模式

提到资助乡村教育,公益人士一般采用的是“一对一”资助模式,让贫困学子直接获取资助,这的确是一种非常透明及有效的资助方式.受助学生不再因书本费或生活费而发愁,从而能够更加安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然而,据《京华时报》报道,贵州一所乡村学校校长拒绝了公益人士一对一捐资助学的请求,校长说,不希望孩子们养成伸手等钱的习惯,而是凭自己双手获得。

校长的话,笔者认为值得商榷。因为对于正在上学的贫困学子而言,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凭自己双手”挣钱,这并不是可能会 “养成伸手等钱的习惯”的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有可能面临辍学的问题。事实上,“一对一”资助模式对受助学生的帮助是非常大的,不少贫困学子在捐助者的帮助下,继续了自己的学业,从而考入了心仪的大学。

我们应该对热心助学的公益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对一”资助模式对乡村教育的发展却没有太大的帮助。因为这种模式只是针对个别贫困学生,而无法改变整个乡村教育的短板。

现实中,乡村教育最大的短板是缺少教师,而乡村教师在乡村教育中又担当着非常关键的角色。但很多教师因为乡村学校条件苦、待遇差、无发展、无编制等各种原因,选择离开。没有好的乡村教师,乡村教育谈何发展?

面临这样的状况,资助乡村教育,我们亟需创新公益模式。“资教”便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模式,也就是以公益资金为基础,以当地县城及周边应届及往届的毕业生为主体,不仅为他们提供优厚的薪资,也提供相应的进修机会,还在学校设立专项奖金,奖励那些扎根乡村且教学有成果的教师。这种支持乡村教育模式的兴起,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父母心公益基金的“烛光行动”。该行动的核心就是本地化,用本地老师到本地学校教本地孩子,这非常有利于乡村教师的稳定,并提供优厚的薪资,让乡村教师在生活上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同时,在学校设立了“烛光奖金”,增强教师扎根乡村的动力和成就感。

这种“资教”模式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公益模式,让民间社会力量参与到办学中,参与到对教师的关怀中,可以大大降低政府办学或发展教育的成本,也更加有利于乡村教育的推进。政府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支持、舆论支持,帮助发展乡村教育,公益界通过灵活的方式进行“资教”,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发力。那么,乡村教育一定会拥有非常美好的明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资助乡村教育,须创新公益模式  资助  资助词条  乡村  乡村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模式  模式词条  创新  创新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