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高校就业率排行榜价值在哪儿

近日,一份名为“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就业率排行”的榜单,被网友们转发且评论得相当火热。这是人民网教育频道根据教育部直属的75所高校相继发布的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整理汇总出的75所部属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实事求是地说,这一份排行榜并无多大价值。

首先,单从就业率统计本身看,各高校的就业率就无可比性。把统计时间不同、统计口径不同,且可能有注水成分的数据,放在一起比出高下,容易闹笑话。这次各高校公布的就业率,统计截止时间各不相同,比如,北大截至2014年11月15日,复旦截至2014年10月31日,清华截至2014年12月1日,而排在第一的中国药科大学截至2014年12月31日。众所周知,统计时间的不同,对就业率数据的影响很大。在每年6月31日毕业生离校时,全国的平均就业率只有70%,而到了年底,平均就业率则要高20个百分点。

高校就业率统计的口径也不同,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就业率统计是用就业人数除以毕业生总数,而就业人数则包括签约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三支一扶、出国留学、升学人数等。有的高校在统计时,就业人数为签约就业、灵活就业、出国留学、升学,而有的高校则为签约就业、灵活就业、出国出境、暂缓就业、升学。不同的统计方式,会导致统计结果不同。其实,对于目前把出国留学和升学也计算为就业的统计方式,是有争议的,反映学生真实就业情况,应从毕业总人数中减去升学、留学的人数,即有意愿就业的人数,再统计这些学生群体就业的实际情况。

另外,在统计灵活就业时,如果由学校自行统计,再进行发布,那么,这很有可能出现弄虚作假。近年来,不要说统计灵活就业,就是统计签约就业也出现高校为提高签约就业率要求学生就业和学生“被就业”的问题。因此,在就业率统计时,应该用第三方数据,而不是由学校统计的数据。

其次,就业率无法反映一所学校的就业质量,更无法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对于实行通识教育的学校来说更是如此。就业率只是就业的数据统计,就算是统计真实,也只能反映有多少学生已就业,却无法反映出就业的质量,包括薪资待遇、行业岗位、用人单位评价、职业发展空间等,而这些是就业质量报告更重要的部分。只关注就业率而忽视就业质量,会引导学校比拼数据而不重视质量。

再者,不同高校应该有不同的办学定位,对于教育部直属的75所高校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应该实行通识教育,以能力为导向办学,而非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用就业率指标来评价学校,会让这些学校转而关注就业,围绕就业开展教学,如此一来,这些学校与实行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有何差异?

这些问题,是媒体在进行相关排行时必须注意的,不能为吸引眼球而忽视常识,更不能以功利视角关注学校办学,加剧学校功利化。当然,这也对高校编制高质量的就业质量报告提出了要求。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高校就业率排行榜价值在哪儿  就业率  就业率词条  哪儿  哪儿词条  排行榜  排行榜词条  高校  高校词条  价值  价值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