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校规怎么成了“笑规”

近日许多新闻媒体的官方微博都在热炒以下两件事:

其一,焦作温县第一高中,五名男生因翻墙外出,被学校开除。家长希望学校能给孩子们一个改错的机会,但校方坚称不会让学生再返校。

其二,宁波北仑中学于近日贴出一张布告,该校6名同学放学后在校内打篮球。根据《北仑中学学生奖惩条例》决定给予上述同学纪律处分。

校规章制度(统称“校规”)历来都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和炒作的热点,此前稍早就有“十大雷人校规”在网上被传得沸沸扬扬;稍近还有安溪县龙涓乡举溪中学《关于对女生行为准则的特别规定》被好事者发到网上引来围观和吐槽。这就是传媒时代!

如何让校规不雷人?如何不让校规成“笑规”?学校要摆正情、理、法的位置,厘清情、理、法的关系,法字当头,达理通情,做到合法、合理、合情。此三者既是学校立规的直接依据,也是检验校规成立与否的要件。

合法。学校有依法制定规章制度(校规)的权利。我们看到,许多学校在校规遭到新闻媒体质疑时便方寸大乱、章法全无。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传媒时代学校同媒体打交道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掌握应对媒体的策略,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做到有理有据有节。

遵守校规、服从学校管理是学生的义务,而“遵守法律、法规”是学校与学生应尽义务的交集,学校与学生的行为都不得超越法律、法规的范畴,更不得违法。

校规是校内的规矩,其目的在于规范校内成员的行为(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保障校内教育教学活动运行有序、有效。可见校规不但必要,而且重要。它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法”,但必须合法,合法性是检验校规能否立得住的首要条件,只有合法的校规,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并具有效力。若校规违法在先,则失去了存在的前提,付诸实施后,结果必然是违法的。

合理。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新时期由校规引发的家校纠纷时有发生,或者口舌抵牾、拳脚相加,或者媒体搅和、火上浇油,或者对簿公堂、两败俱伤,常常陷校方于被动,使得学校声誉蒙尘,清净顿失。事情发生后学校一定要自忖是否占理,理从何来?向校规寻理。学校立规如果草率为之,仅凭拍脑门子、想当然,这样出台的校规难免会成为“笑规”。制定校规的任务一定要交由明白人来完成,千万不能让糊涂蛋来做。《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意即“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校规要能经得起推敲,每一条、每一款都必须有根有据,能够讲出个一二三来。《弟子规》里讲“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用权势去压服别人,别人就会口服而心不服;用道理说服别人,别人才会无话可说。

合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是经验之谈,教育本就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其中“情”起到维系和调节作用。回想我们自己的学生时代:让我们最服气的老师,许多时候不是因为这位老师说得如何正确,而是因为我们喜欢这位老师:我们喜欢这位老师,对这位老师就可以言听计从。这就是情的力量!“情”字缺席的教育不会有好的效果。亚米契斯在《爱的教育》一书中写到:“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法不容情》是一部电视剧的名字,万万不可把它生搬硬套于学校教育。谚曰“孩子犯了错,连上帝都会原谅的”,我们何必要对犯错的学生穷追猛打呢?制定校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发展得更好,因此校规要遵从人本理念,体现人文关怀,赋有人情味,不要冷冰冰、板着脸,让人看了就不舒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校规怎么成了“笑规”  校规  校规词条  怎么  怎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