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同行评议”的关键在于评审者“目中有人”

岁末年初,不少单位拉开了职称评审的大幕,各高校也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科研成果盘点。不管是评职称、发论文,还是选拔人才、评估学科,都绕不开四个字——“同行评议”。破除“五唯”顽瘴痼疾达成共识后,这项评价机制更是被寄予了“学术守门人”的厚望。有媒体调研发现,不少学生、学者对同行评议制度的进一步推行持不同意见:有人忧虑,在现有的学术生态下,同行评议会演变为学术权威的“一言堂”;还有人担心,清理了“唯论文”,迎来了“唯关系”。

这一教育乱象的产生绝非偶然,而是有其历史必然性。一个人的为人及工作能力如何,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是,由于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加之“宁可得罪一千个好人,不能得罪一个小人”的明哲保身的惯性使然,一些地方在落实“同行评议”的过程中难免会跑偏。

2019年底,笔者曾有过一次亲身经历。在笔者等人依据考评标准严格打分的过程中,身旁的一位中层干部很快打完了,并自言自语:“我给所有人都打了一百分!”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其言外之意也不言自明,明哲保身的“同行评议”之弊可见一斑。

根除明哲保身的“同行评议”弊端,要本着创新至上、多管齐下、综合发力的原则,深入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增强“同行评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指标多维、评价方式多样与评价指向发展性相统一。具体说来,须做到以下两点:

一要剥外衣,让事实说话,根除明哲保身的“同行评议”之弊。针对“同行评议”的积弊,可以改“同行评议”为“个人述职述廉”,变“同行打分”为“同行答辩”——先让被评议者限时述职述廉述要,明确规定要用事实说话,要言简意赅的“干贷”,决不能有水分,同行可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质疑,然后进行先定性后量化的综合评议。如此,既利于保证同行评议的公平公正,又利于同行间开展民主平等的思维对话,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氛围。

二要加元素,融入学生与家长评议,确保“同行评议”的公平公正。教师工作绩效及师德情况如何,学生和家长最有发言权。学校开展年终考评,可以借力家校共育,融入学生评教和家长评教。在评议内容上,注重德能并举,凸显师德为先;在评议方式上,既重量化评价,更重质性评价,改进结果评价,加强过程评价,注重增值评价。如此,既可以增进家校沟通,增强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获得感,推进家校共育;还可破解“同行评议”明哲保身的难题,确保“同行评议”公平公正。

一言以蔽之,改革传统形式的“同行评议”,关键在于评审者“目中有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评议  评议词条  评审  评审词条  同行  同行词条  在于  在于词条  有人  有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