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治理农村孩子沉迷手机问题需多措并举

要想毁掉一个孩子,请给他一部手机——认同这句话的家长不在少数。《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0.3%。其中,93.4%的农村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作为上网设备。有媒体调查发现,农村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现象愈发严重,有的孩子甚至借上网课、做作业之名欺骗家长,以达到长时间占用手机的目的。不少农村家长由于缺乏防沉迷意识和手段,眼看着自家孩子被“网”住却无计可施。

在广大农村地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常年在外打工,对孩子鞭长莫及,孩子的爷爷奶奶对孩子疏于管理,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问题愈加突出。在一些家长看来,手机真的成了洪水猛兽。

然而,手机游戏、软件开发的目的是调节大家的日常生活,对所有孩子“一视同仁”,为什么留守儿童更容易沉溺其中?从这一角度来看,治理留守儿童沉溺手机问题,不能简单地从外部找原因,而是要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对症下药,多措并举,形成合力。

首先,社会要关爱留守儿童,满足孩子的爱玩之心。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农村娱乐设施建设,按农村人口比例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儿童乐园;也可利用当地自然环境优势,建设一批有利于儿童玩耍的农家乐园、水上乐园等。社区或村委会要有专人负责留守儿童工作,招募一批关心儿童成长的志愿者,充当留守儿童的“临时爸爸”或“临时妈妈”,定期组织孩子到城镇公园、儿童乐园或农家乐园游玩,满足孩子的爱玩之心,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同时,社区或村委会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让农村父母学习育儿知识,了解孩子生长发育规律,做到科学育儿。要从根上解决留守儿童缺乏陪伴的难题,地方政府要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大力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就业或创业。

其次,父母要尽量多陪伴孩子。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教育、陪伴孩子是父母应尽的法律责任,不能因为在外打工,对孩子不管不问,把养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到上一代人身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父母至少要有一人陪伴在孩子身边,另一方每周与孩子视频通话,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陪伴。

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控制,避免出现“一刀切”式的“禁果效应”。在引导孩子使用手机时,家长可以问他们几个问题:使用手机的目的是什么?会带来什么后果?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控制自己?如果使用手机的目的是为了玩游戏、娱乐,需要玩多长时间,时间一到能否立即停止?长时间玩游戏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如果使用手机是为了查资料、收集信息等,又将会带来什么好的结果?通过这样的提问,可以帮助孩子分清使用手机的利弊。

再次,农村学校要改进教育和管理方式,满足留守儿童的求知欲。留守儿童沉溺游戏,与学业成绩不佳、自我认同感缺失等有很大关系。事实上,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并没有智力差异,如果能做到学习专注,有目标、有思考、有恒心,就不会轻易沉迷电子游戏。农村学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学习动力。

同时,农村学校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爱:摸清本地区留守儿童情况,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定期进行心理辅导,排除他们内心的困惑;学校要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利用节假日将留守儿童组织起来,指导他们读书、写作、完成作业或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一系列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充实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并举  并举词条  沉迷  沉迷词条  治理  治理词条  农村  农村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