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杭州一学生因为下课在走廊跑动,连续五六周被管纪律的同学“抓包”,班主任还在家长群里点名批评,再三重申“走廊、教室内不允许狂奔”,学生爸爸为此怒发朋友圈:课间让孩子野一点又何妨。不知何时,课间跳绳、跳房子、踢毽子、打弹珠等儿童游戏在校园内消失了,除了体育课,操场上看不到学生跑跳的身影,不少学校课间10分钟鸦雀无声。课间圈养的情况在全国各地中小学校普遍存在。
学生课间的表现是对养成教育成效的检验,圈养是学校对养成教育不自信的表现。学校养成教育有成效,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课间活动自然有序,活而不乱。反之,养成教育效果不明显,学生就会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课间活动的安全风险就会增加。
破解课间管理“两难”尴尬,确保课间活动活而有序,要加大养成教育力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简而言之,就是要增强学生的“四种意识”——安全意识、规则意识、文明意识、防范意识。
首先,要增强安全意识。安全事故的发生,与学生安全意识缺失有很大关系。学生之所以攀爬栏杆、冲跑等,是因为缺乏安全意识,没有意识到这些行为的危险。为此,学校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还要提高针对性、增强实效性。
其次,要增强规则意识。课间十分钟,学生到室外活动,几乎处于“散养”状态。规则意识缺失,处于无序状态,会加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课间活动才会井然有序。养成教育要把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作为重点,提高学生守规则、讲规矩的自觉性。规则意识强了,学生即使野一点,也不会越界。
再次,要增强文明意识。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不文明行为引起的。比如,学生在走廊横冲直撞,或撞到其他同学,或自己撞到墙壁,使他人或自己受到伤害。不拥挤、不抢道、不追逐打闹等是文明礼仪常识,学生树立了文明意识,就会自觉遵守这些常识,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养成教育要引导学生学习常识、敬畏常识,增强文明意识。
最后,要增强防范意识。许多学生虽然树立了安全意识,但防范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欠缺,不能远离危险,也不知道如何避险。为此,学校要经常开展演练活动,让学生在演练中提高防范意识,获得自我保护能力。学生的防范意识强了,在课间活动中就能远离危险,少受伤害。
当然,在引导学生增强“四种意识”的同时,学校还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安全的活动环境,增强学生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