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幼儿教育是否纳入义务教育,非儿童成长的关键因素

今年两会上,人大代表朱列玉建议将幼儿教育列入义务教育,“落实义务教育有利于统筹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有利于保障教育质量和统一教育标准,有利于发挥政府的资源优势,推动幼儿教育的普及,实现幼儿教育的规范化管理”。

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推动二孩政策落地,出发点是好的。在目前情况下,幼儿教育是否纳入义务教育对根本性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似乎不能起到关键的支持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连续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让全国的幼儿园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不管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都在政府的有力监管下,逐步走入科学发展的轨道。特别是各级政府财政投入持续增加,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在2016年已达到77.4%,“入园难”进一步缓解,在经济发达地区,入园率基本达到100%。

但即便如此,从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普惠性资源供给不足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入园难”“入园贵”,保教人员数量短缺、幼教工作者工资待遇偏低等直接不合格人员进入幼教队伍,造成虐童事件频频发生;一些自负盈亏的幼儿园资金运转困难,让保教质量难以保证;全国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差异很大,造成幼教发展整体相差很大等问题普遍存在,我们的学前教育还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期。即使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也难在短期内改变这些现状。

在0至3岁这个阶段,孩子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婴幼儿独特的心理特点要求孩子必须与教养人建立紧密的联系,给孩子以基本的安全感。可以说,在6岁孩子入小学前,广义上称为早期教育抑或学前教育。从母亲怀孕到孩子3岁入园前,这部分教育一定是在家庭中进行的。业界普遍认为,这阶段的教育主要从体能、智能、心理能力三个维度来进行,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安全感、意志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以及平衡能力、力量及速度锻炼等。

幼儿教育指的是3至6岁的幼儿,我国幼儿园接收的是3至6岁学龄前期的儿童。幼儿教育不等同于幼儿园教育,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处处都有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社会对教育的美好期待,不能全部压在幼儿园教育的身上,作为人生的开端教育,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也必须为孩子的教育进行物质和精神上投入,而不能将责任完全推给国家和幼儿园。

幼儿教育是否纳入义务教育,不构成对幼儿教育的关键影响因素,关键是整个社会经济和大环境影响了家长的心态,现在最需要改变的是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提高幼儿园的保教水平。有代表提出要家庭教育立法是势在必行的,这才是改变早期教育根本。幼儿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没有家长的影响深远,幼儿园公办或私立的性质,学前教育是否纳入义务教育,不足以影响学前教育的根本。换句话说,即使幼儿园有了科学的保教,在家长不科学的家庭教育下,5+2=0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且孩子的习惯会在三岁入园前已经形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这个意思。

国家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视使长期制约改革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得到突破,学前教育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教师、社会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另一位代表提出的学前教育应加量加质不加价的提案更加符合当下的国情。只要我们坚持教育共同体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理念,就能引导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词条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词条  纳入  纳入词条  因素  因素词条  关键  关键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