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缓解家长焦虑的一剂良药

“几十年前,社会环境整体变化很小,工种有限,前人的很多经验可借鉴,个人很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现在社会快速变化,家长很迷茫,不太容易找得到自己以及自己孩子的位置,不知道该做哪些事情,也不知道做哪些事能为未来做准备,这会导致焦虑。”5月29日,在第三届腾讯青少年科学小会活动中,被问及如何看待北大副教授丁延庆吐槽辅导女儿作业难等教育话题受关注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行星科学专家、科普作家、“卡尔·萨根奖”获得者郑永春表达了上述观点。

郑永春认为,从为未来做准备的角度来说,科技教育和科学教育很重要。因为它是面向未来、面向未知的,在未来可以发挥更多的作用。加强科学教育、让孩子学会面对未知的方法,或许可以一定程度缓解家长的焦虑。

笔者完全赞同郑永春教授的观点。孩子具备创新和创造的能力,从功利的角度讲,不仅能学好现行的中小学各门课程,取得较好的学业成绩,还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从长远看,这是缓解家长焦虑情绪的一剂良药。

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既是家长的责任,也是学校的责任。在中小学阶段,学生80%以上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理应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战场。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启蒙,上好小学科学课。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的自然、常识课更名为科学课,这不仅是课程名称的改换,更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换升级,其目的在于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开发学生的科学智慧。

然而,在很多地区,由于科学课不是县(区)教育部门规定的统考科目,加之部分农村中小学缺乏这方面的师资,小学科学课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在一些学校,课程表上有科学课,但多被上成了语文、数学或英语课。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科学课,但任课教师多由其他学科教师改行而来,缺乏科学专业素养,有的教师甚至连教材都看不懂,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必须下大力气改变轻视科学教学的局面,严格要求辖区内小学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全科学课程,配齐专业师资,同时要将科学纳入统考范围,逐步提高科学课的教学质量。

其次,要改革学生学习方式,大力开展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一项综合工程,不是靠一门课程就能实现的。为此,学校可开展“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的本质是主题式学习或研究性学习,让学生针对特定的研究课题,运用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假设,通过收集材料、观察实验,验证方案或假设的可行性。在这一过程中,既可能用到语文知识,也可能用到数学知识,还可能用到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学生主动思考、动手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的有效手段。

再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其实,不仅科学课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中小学各学科都可充分挖掘课程内容中的创新因素,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各种关于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论述中,比较经典的是杜威的“五步法”——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生行动。陶行知先生在其前面加上“行动”,提出“六步创造法”,即“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生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在过去几年反复呼吁创新能力的培养,他曾提出一个很有影响的公式:创造力=知识×好奇心和想象力。后来,他把“好奇心和想象力”又提炼为一个词,叫心智模式。于是公式变成:创造力=知识×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创造力最重要的来源。

知识是创新的原料,疑问是创新的起点,创新就是因“疑”而思、因“疑”行动、因“疑”解决问题。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教师还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学生逐步形成善于创新的心智模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一剂  一剂词条  良药  良药词条  焦虑  焦虑词条  缓解  缓解词条  家长  家长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