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东北师范大学李广教授、柳海民教授、梁红梅教授等撰写的《中国教师发展报告(2020-2021)》发布,报告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发展态势等进行了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水平较高,但也面临诸如价值追求中的“道德绑架”、家校关系的矛盾与冲突、教育政策实施中的“衰减”及高幸福指数中的“点阵塌陷”等现象。
教师职业倦怠加剧和幸福感缺失会制约教育的变革和高质量发展。激发教师活力,需要找准原因,对症施策。
其一,工作压力过大。很多教师不仅要忙于教育教学,还要承担非教育教学事务。近年来,教师的非教育教学事务虽有所减少,但随着“课后服务”“假期托管”的推进,教师的负担又有所增加。与此同时,家长、社会等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时甚至近乎苛刻。
其二,经济焦虑较重。2021年2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经过三年努力,总体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的目标。从首次提出到2021年实现这一目标,历时27年,教师的工资收入水平经历了前慢后快、逐步提升的过程,很多中老年教师的经济底子较薄,加之有些地区发放年终奖励性补贴时对教师区别对待,部分教师的工资收入获得感并不明显。新入职教师工资收入较低,很多年轻教师又正值婚育期,花销较大,难免会陷入收入焦虑。
其三,专业发展受困。实施义教均衡发展前,一些校长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为主要工作,把主要精力用在争取资金项目、维护对外关系等方面,对教师提升重视不够,校本培训、青蓝工程等开展不佳。当前,个别校长依然有这种倾向。疫情期间,教师培训多采用线上的方式,培训内容以理论为主,与教师需求脱节。另外,培训时间安排也常与教师上课时间冲突,培训效果有限。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教育政策频繁出台,时常出现配套政策推行不同步现象,甚至会出现逐层“加码”等现象,教师难以静下来学习。
其四,家校关系尴尬。有些家长把家校关系解读为生意关系、支配关系,自己交了钱,学校和教师就理当承担全部教育责任,不断向学校、教师抛责、诿过,有的家长将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也推给教师。此外,教育系统曾发生过个别教师有偿补课、售卖教辅、收受红包礼金等违规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普遍现象,但经过媒体的渲染,家长对教师的信任度总体偏低。
其五,心理调适能力欠缺。育人工作是一项费力又费神的工作,很多教师不仅存在身体方面的问题,还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多关注教师的工作状态,很少针对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我调适、自我纾解的健康管理能力欠缺。此外,教师职业幸福感不高,还受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
总体来说,教师职业幸福感不高呈多地散布态势,欠发达地区、职称偏低的老教师、刚入职的男教师总体稍重。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需要政府、教育部门、学校、社会、家长多方努力,对教师多理解、多支持、多关心,切实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压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强化职业认同,寻求更切合实际的职业目标和更科学的工作方法,在追求事业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不断自我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