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素人妈妈讲述辅导孩子作业的情形上了微博热搜,有人给这种教育方式起了一个颇具意味的名字:“内疚式教育”。这位年轻妈妈在一档儿童真人秀节目中描述了自己和4岁女儿相处的瞬间:“有一次,小桃有个作业要背,重复了很多次,都记不下来……那时候已经耗到十二点、一点……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就一遍遍逼她,她背不下来,我就气了。没有办法,我就抽自己。她每次背错,我就给自己扇一巴掌……”
“内疚式教育”,即家长通过制造自虐式伤痛刺激孩子学习。这种教育方式早有先例,也并非当下才突出。但是,凡事都讲究度,教育孩子更要因人而异。适当、适时的内疚感也许会促使孩子反省,但父母盲目或过度“自虐”,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这种教育方式比打骂还可怕。长期使用“内疚式教育”,还容易让孩子产生负罪感,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让孩子服从成人的意志,这是成人犯的最大最可耻的错误,这会产生一种后果,即儿童的胆怯。” 无论采用哪种教育方式,家长都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量体裁衣,适可而止。不可否认,家长对孩子的爱是神圣的。但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关爱应该是尊重、包容、激励,而不是改造、抱怨、伤害。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孩子学习遇到困难,家长要平等地与孩子沟通,寻找学习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办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要时可向老师寻求帮助。此外,家长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对其进行鼓励。父母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直接影响,多一些鼓励、少一点抱怨,积极乐观面对生活,孩子才有可能乐观自信。
教育孩子,需要正面引导、循循善诱,引导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不可太过情绪化,更不能采用损害孩子身心健康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