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落实教师轮岗政策需解决好三个问题

近期,随着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加大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力度,教师交流轮岗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高。作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教师轮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同时也会牵系很多人的切身利益,关乎很多学校的发展方向。这样的“大战略”要走好、走实,还需认真谋划,解决好三个问题。

首先是全员轮岗还是按比例轮岗的问题。从政策的刚性说服力来看,全员轮岗,不搞“特殊”,人人参与,无疑是最公平的。但从操作层面来看,“一刀切”开展全员轮岗有待商榷。一方面,教师工作有很强的地域性,部分老师轮岗后会面临距居住地远、无法照应家庭等现实问题,如果全员轮岗,不考虑教师实际情况,让所有教师从“城东到城西”“此村到彼镇”,会加重部分教师的负担,影响教师参与轮岗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全员轮岗意味着教师资源的大调整、大变动,很可能会降低现有优质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轮岗的目的在于“优带弱”,而非“优换弱”,让优质学校的部分优秀教师参与轮岗,才能既保留优质学校的原有实力,又能促进薄弱学校发展。

其次是循环轮岗还是匹配轮岗的问题。循环轮岗执行的是“A—B,B—C”模式,匹配轮岗是“A—B,B—A”模式。从字面来看,“轮”具有循环的意味,循环模式似乎更能体现“轮”的特点。但从现实考量,尤其是对于周期性很强的教育工作来说,“配”似乎更能体现精准性。优质学校匹配薄弱学校,前者选拔能力突出、理念先进的教师,后者选拔积极上进、有待培养的教师,在轮岗期间共同参与双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不仅能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还能增强两所学校的交流。

最后是强制参与还是自主参与的问题。交流轮岗不应该全员参与,也很难做到全员参与。轮岗需要优秀教师参与,人员选派时就不能奉行“出人”就行的宗旨。与此同时,长时间在一所学校工作的优秀教师大多不愿意离开长期工作的单位。如何让优秀的教师愿意轮岗,并致力于薄弱学校的发展?只靠制度进行刚性约束是行不通的,最好的方法是“刚柔并济”:一方面,规定轮岗的名额及比例,确保参与轮岗教师的数量和水平。另一方面,通过评优评先适度倾斜、加大补助和奖励等举措,提高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参与轮岗的积极性。

国家因教育而兴,学校因教师而兴。教师轮岗是一件事关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让好政策落到实处,才能为实现教育公平奠定坚实基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轮岗  轮岗词条  落实  落实词条  三个  三个词条  教师  教师词条  政策  政策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