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好书读评】教育如何促进人的“第二次诞生”

《公民的诞生》一书是苏联伟大的教育家和苏霍姆林斯基的重要著作之一。读罢黄之瑞等人的合译本,笔者主要有三点感悟。

第一,要养护好品性这棵大树。

《公民的诞生》专论少年教育,但又不是仅就少年期谈少年教育。该书指出,人的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三阶段教育之间应前后衔接、环环相扣。作者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水准、精神境界的高低、人际交往和美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根连接童年期、青年早期的红线的牢固程度。

他认为,童年期是个体打基础的时期,应教育儿童把自己看做集体、社会和人民中的一份子,教会儿童将自己的精神力量献给别人。进入少年期,个体会隐伏一系列的矛盾,具体表现为个体希望达到的自我肯定与实现这种愿望的能力之间的不适应。对于该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给出的建议是,要预先为孩子们跨越童年期与少年期之间的“分界线”作准备,要怀着不安的心情思考学生们快要到达这条“分界线”时的情况,要立足于培养少年们对坏的、不道德的东西的免疫力,要致力于引导少年们为实现自我肯定培养各种能力和素养。他还展望了学生在青年期的成长发展,并指明在少年期,教育者应促成人的“第二次诞生”,学校应着眼于一些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自尊心。

第二,教育与自我教育需要融合在一起。

一是外界对个人的影响只能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作者注重自我教育在少年成长中的作用,认为自我教育是真正的教育、最有效的教育,对少年的教育只有在自我教育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他们了解自己的职责、愉快地对自己提出要求、对自己下命令并去执行的过程,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发现、自我表现和自我认识等形式。

二是要达到自我肯定,需要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融合。自我肯定是少年消除自身烦恼的总开关,是尊重自己、珍惜自己人格尊严、肯定自己生命价值的一种境界,也是自己努力的过程。为此,教师应力求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有深入透彻的了解,与学生有共同的精神生活;应力求授予学生一些有关人的最基本、最必需的知识,使他们掌握运用这些知识的本领;应力求让学生有自我教育的要求,并为学生达成自我肯定提供机会。

三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融合,需要集体教育与个体自主教育相互促进,具体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精神财富的交流。智慧培养出智慧,良心培养出良心,是教育与自我教育贯通融合的理想境界。

第三,以素养引发素养,以素养培育素养。

笔者认为,苏霍姆林斯基对少年的道德素养、智能活动素养、情感素养、美感素养、语言素养和其他素养的培育价值和方法方式的论述,表达了一种观点——人的各种素养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一种素养的提升往往能带动另一种素养的提升,一种素养水平低下则会拖累综合素养的提升。作者强调情感教育及情感素养培养的内在价值,认为个人的情感状态是乐队的指挥,随着神奇的指挥棒的挥动,各种散乱的声音会变成具有美妙旋律的和声。

他认为,如果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某种素养短板,可以通过培育发展其他素养的方式迂回地弥补。譬如,苏霍姆林斯基在驱散学生柯利亚的冷漠和粗暴无礼时,注重培养提升这位学生包括理解语言的情感色彩、对美的敏感等素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好书  好书词条  诞生  诞生词条  促进  促进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  教育  教育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