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提高校服供给水平要把握“六个标准”

《中国校服采购现状调查》报告1月11日在北京发布。报告指出,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对不同季节、不同校园场景下的校服有更丰富的需求。但校服的供给水平参差不齐,滞后于需求端的发展。校服行业的变革迫切需要管理者、企业、消费者共同努力,推动优质供给,杜绝劣质校服。(1月12日 中国新闻网)

校服既有普通服装的功能,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中小学生统一着装,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有利于避免物质攀比,有利于对中小学生实施社会保护和社会监督。然而,当前中小学生校服供给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学生、家长和学校的要求。提高校服供给水平,须把握以下六个标准。

一是材质安全。校服被称为中小学生的“第二层皮肤”,校服安全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供给方提供的校服质量应符合《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小学生校服》等相关标准;要有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本批次成衣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并具备齐全的成衣合格标识,严禁“毒校服”“劣质校服”流入校园。

二是穿着舒适。让学生穿着舒适,供给方不仅要保证面料质地优良,还要充分考虑中小学生的成长发育特点、年龄等因素,做到剪裁合体、做工精细。

三是款式美观。中小学生正值青春年少时期,有追求美的心理,对校服的外在比较在乎。校服的设计和生产要兼顾端庄、美观等元素,让学生爱穿、常穿。

四是品类多样。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家长的消费能力、审美意识大幅提升,不仅有安全、舒适、美观的要求,还有丰富品类选择的需求。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学生、家长和学校不仅要求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校服,还要求不同场合穿不同的校服: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等,要穿正装校服;运动会、广播操比赛等,要穿运动类校服。

五是体现教育元素。校服要反映学校的定位、历史沿革、文化特色和办学理念,要蕴含一定的教育元素。比如,把校徽、校训等印在醒目位置,校服的颜色与学校的风格相契合等,强化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六是价格适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经济状况不好的家庭也不在少数。因此,要合理控制校服的生产成本,保证销售价格适中,不要因购买校服增加家长的经济压力。如此,校服才能得以全面推广。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校服  校服词条  供给  供给词条  把握  把握词条  水平  水平词条  提高  提高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