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指出:只有教师间彼此敞开教室的大门,每个教师都作为教育专家而共同构建一种互相促进学习的“合作性同事”关系,学校的改变才有可能。
“作为公共教育的老师,是不能把教室私有化,也不能把教学私有化的。”然而,在国内部分学校,教师之间并没有真正构建互相促进学习的“合作性同事”关系,很多教师把教室和教学私有化,除了学校统一组织的听课外,同事之间相互听课的情况很少见,同事之间合作共赢的情况更是少见。
教室的大门是关还是开,并非只是个人的习惯问题,而是教师的合作意识是否树立、“合作性同事”关系是否建立的问题。教室的大门是否敞开,不仅关乎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也关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敞开教室的大门,难在哪里?难点不是教师,而是学校。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关闭教室大门的原因有二:一是学校缺乏良好的教研氛围,二是学校缺乏良性的竞争氛围。让所有教师敞开教室的大门,学校至少要从两个方面下功夫。
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评价,因为对上课好坏的议论只会彼此伤害。”教研活动不是“挑刺会”,更不是“批评会”“批判会”。可是,有些学校的教研活动,特别是听课评课活动,存在当面大多说“好”、背后却拿课堂中的问题当笑柄的现象;学校管理者则恰恰相反,肯定亮点时“一笔带过”,分析缺点时“长篇大论”,甚至“鸡蛋里挑骨头”,把一节课全盘否定。所以,教师关闭教室大门,看似是自我封闭,其实是自我保护,以免课堂教学中暴露的问题成为同事谈论的笑柄或领导批评的把柄。
在缺乏良好教研氛围的学校,教师们几乎坚持一个原则不想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不愿意自己的工作方式被别人指手画脚。大家最后达成一种默契——“我不会对别人的事说长道短,同样的,也不希望别人来干预我的工作”。
要改变教师消极对待听评课活动的态度,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改变评课议课方式,让教学研究活动回归“研究”的本义,教师才有可能主动敞开教室的大门,乐意接受同事听课观摩。
另一方面,要营造良性的竞争氛围。在校园里,教师之间的竞争无处不在,每一个同事都是竞争对手,竞争结果还关乎荣誉和利益。为了在竞争中抢得先机,有些教师合作意识淡薄,往往关闭教室的大门,谢绝同事听课观摩。竞争不排除合作,既竞争又合作,才能突破单打独斗的局限,实现合作者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因此,学校应做好制度设计和文化建设,营造良性竞争氛围,引导教师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并逐步建立牢固的“合作性同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