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要落实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薄弱初中的政策措施,引导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4月1日 南方都市报)
校际公平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升学竞争压力日益加剧,优质高中名额分配问题成为映射教育改革成效的“显微镜”。去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到:深化高中招生改革。各地要积极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依据不同科目特点,完善考试方式和成绩呈现方式,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杜绝违规招生、恶性竞争。教育部此次发布的《通知》,正是对《意见》的落实。
落实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薄弱初中的政策措施,从“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转向“不让一所学校掉队”,可以为更多学生打开通道,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升入优质高中。同时,也有利于给择校热降温,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把教育公平落到实处,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此外,此举还有助于提振广大初中学校的信心,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在此基础上,家长的教育焦虑也会有所缓解。
深化高中招生改革,既要全面、系统地测算区域内学生升学人数、区域优质高中、普通中学及薄弱学校比例,又要在招生分配原则、实施程序、分配结构、监督管理上下功夫,积极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学生家长等不同主体的作用,确保政策执行到位。
去年底,上海市教委发布《关于2022年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学校综合考查的指导意见(试行)》。今年3月28日,广东发布《广东省2022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实施办法》。上海、广东两地的做法或许能为各地提供一些思路。
不管是上海按中招报名人数分配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还是广东每所优质高中学校要安排不低于50%的招生名额,都体现了较大的改革力度。不管是上海明确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还是广东取消普通高中录取的各种奖励加分、规范录取加分或优待政策,都突出了对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要求。这将倒逼普通初中努力提升办学质量,这一导向又会影响小学的办学行为,从而为家长提供更多选择。与此同时,优质高中则面临着新的挑战——怎样教好这些名额分配学生。如何因材施教,把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教好,是需要高中学校研究和实践的新课题。
当然,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仅靠招生制度改革的“物理变化”还远远不够,还要出台一系列举措,如教师区域交流轮岗制、“名校带弱校”等,通过“化学变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流动,让学校从教“好学生”转向全面“教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