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视点”记者随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第一督查组在山西省调研发现,当地多所学校以是否缴纳8000多元资源、平板费为标准划分“智慧班”和普通班。不少家长虽然心有抵触,但为了让孩子分个好班,只好硬着头皮掏腰包。(8月26日新华社客户端)
督查组表示,山西部分学校在推行“平板教学”过程中,存在暗示和变相强制学生购买网络学习资源和捆绑销售平板电脑问题,违反了教育部等部门相关规定。这些学校的做法,还存在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教学损害青少年视力、违规按“平板教学”分班等问题,且强制推销容易滋生腐败。
教育信息化是大势所趋,目的在于改进教育方式、提升教学效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这需要各地教育部门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推进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而不是让在线学习、教育信息化简单异化为教育工具的信息化。
现实中,一方面,一些教育部门投入不到位、设计不到位,却要求各学校必须实现教育信息化,甚至要达到较高水平。一方面,许多IT公司、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单位,瞄准了教育信息化这块大蛋糕,但又缺乏用户思维,技术人员并不了解真实的教育教学实际。学校与供应商合作,通过向学生收费的形式来完成教育信息化任务,可能既坑了学生,也坑了教师。
随着多年来的大力整治,学校找个理由就乱收费的现象可以说基本绝迹。现在学校还能打个擦边球乱收费的,基本上就剩下教育信息化这一块了。近年来,学校乱收费现象基本集中在这一领域。几乎所有学校都表明非强制购买,但在学校和家长地位不对等的现实背景下,即使学校真的非强制购买,家长也不敢不买,因为家长无法预测不买电脑的严重后果。所以,这仍然是乱收费。今年5月,教育部就通报了5起学校以教育信息化为名乱收费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问题的关键在政府加大供给。今年5月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这个平台的数据资源就包含面向学生的智慧学习服务、面向教师的智慧教学服务以及面向家长的智慧沟通服务。有了这个平台,学校基本上就不需要再购买什么学习软件。至于平板电脑,即使家长到商场买,1500元左右也就能满足学生需求。
即使有些地方想把教育信息化办得更有特色,也要根据督查组建议,进一步加强对教育收费特别是第三方服务收费的管理监督,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完善联席会议机制、督办查办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倒查和监督机制,加强对学校的督促检查。同时,强化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考核,保护青少年视力健康。
总之,要终结教育信息化乱收费,既要打学校的板子,更需要各地教育部门反思,如何以师生为本,加大教育信息化供给,真正实现提高教育水平与保护学生利益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