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建设学生心理健康支持体系贵在“全面”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屡屡牵动人们的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2年对全国24758名中小学生调查发现,焦虑、抑郁检出率分别达到31.3%、17.9%。焦虑、抑郁检出率宜通过调查更大样本作出审慎结论,但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无疑具有警示意义——加快建设学生心理健康支持体系非常重要、紧迫。

学生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也包括在合乎伦理的前提下规范开展的心理健康测评和心理危机干预及必要的诊疗,还应包括能支持、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方式优化和人文环境建设。也就是说,建设学生心理健康支持体系要突出全面性,做到全员参加、面向全体、全要素关注、全过程关爱。

对于学生心理健康这一议题,教育者可用“静力学”模型,分析学生的心理承压能力及心理平衡状况。需要注意的是,这会使相应的支持体系偏向心理辅导、心理问题筛查和心理疾患诊疗,使支持体系整体效能下降。因此,我们更要基于“动力学”范式,在积极引导、保护青少年学生向前向上发展的同时,有机开展“心育”工作,即在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发挥生命力、创造力的同时,呵护其健康成长。

防范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关键在预防,抓好源头治理是根本。因此,要将关口前移,打好主动仗,做好细致工作,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致病因子消灭于萌芽状态,不能对一些学生深陷“应试”教育漩涡熟视无睹,不能对一些学生出现“网瘾”“空心化”等状况漠不关心,不能对弱势学生遭遇欺凌无动于衷。

为此,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要关心关爱学生,合理调控学业负担,让学生多亲近自然,多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多参加文体娱乐活动,开拓视野,调节心情,强健体魄,完善人格。在此过程中,要力戒以粗暴的教育方式摧残学生的精神世界,避免不当教育给学生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

比测评学生个体心理健康状况更重要的是,评估、提升学生生活场所,包括学校、家庭、社区的心理安全保障指数和幸福指数。学校、社区在组织重大教育活动时,要预先对活动项目进行心理健康风险研判,做好利弊分析,避免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家长在养育教育未成年子女时,要绷紧心理健康这根弦,多陪伴子女,多与子女谈心,多劝慰,多鼓劲,多引导。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贵在  贵在词条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词条  体系  体系词条  全面  全面词条  支持  支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