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实行学区(乡镇)内教师走教制度,重点支持音体美劳等学科教师开展走教,各级政府根据实际给予相应补贴。政策一出,便引发社会各界关注。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空心化越来越严重,乡村学校学生锐减,乡村学校有的被撤并,有的降格为村小,有的改为教学点。如果按照1:19的师生比配备教师,村小和教学点能有教师就不错了,即使有专职的音、体、美、劳等学科教师,很大程度上也要改教语文、数学。实行学区(乡镇)内教师走教制度,有助于解决村小和教学点音、体、美、劳等学科师资短缺的矛盾。
实行走教制度,音、体、美、劳等学科教师可以在几个学校间走动,可以有效缓解专业师资短缺的问题;在不增加编制和负担的情况下,村小和教学点开齐部颁计划课程有了可能。但因为通勤时间长、教学时间减少、任务繁重、缺少辅导等原因,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怎样才能让“走教”真正走起来呢?
首先,要有政策和资金支持。教师走教要真正走起来,必须解决走教教师职称晋升和走教补贴的后顾之忧。要在学区(乡镇)内统一职称评审,职称评聘向跨校走教教师倾斜,地方政府财政部门要足额安排走教教师的补贴。
其次,要创新走教模式,培育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新的增长点。走教不一定只是教师走,还可以创新走教模式。比如,教师到一个相对集中的学校,将教学点的学生用校车接送到走教学校一起上课;中心小学把村小和教学点的学生接到中心小学一起开展社团活动。灵活选用教师学生一起走、教师不走学生走等走教模式,确保学生就近接受良好教育。
第三,要加强对走教教师的督导,将“走教”教师的工作纳入绩效和年度考核。要加强走教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定期召开走教教师专题教研会、班主任管理经验交流会、同课异构活动,提升走教教师的教学能力;建立走教教师交流群,分享优秀教学课例、教学叙事、教学课件;教育管理干部积极开展推门听课,随时抽查走教教师的教学情况;组织走教教师备课、作业展评,把作业质量、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教师绩效和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
实行教师走教制度,是实现教育资源互补、增进教师相互学习与交流的需要,更是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需要。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认真研究,跟进落实各项措施,让“走教”真正“走”起来,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