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小型企业都遇到过这些问题,企业也意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如何制定一套实效的考核体系并有效执行是确保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
在为企业作咨询项目时,经常和企业高层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者讨论起销售人员的绩效考核问题,他们都表现出很多的困惑:
我们企业注重引进有丰富工作市场一线实战经验的销售人员,但是不知如何留住他们?
我们公司实行绩效考核,主要是为了发奖金,好像起不到考核的作用?
我们人力资源部门在设计考核指标时,往往抓不住主要的考核点;
我们人力资源部门采用的是360°考核方法、平衡计分卡等先进的考核方法,往往得不到销售部门的认同;
在考核过程中,我们也设计了很多的过程指标考核,但是考核的信息点很难收集到,最终还是按照主观判断打分;
销售人员对绩效考核不重视,还是按照既有思路开展工作,没有改进;
很多中小型企业都遇到过这些问题,企业也意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如何制定一套实效的考核体系并有效执行是确保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
其实,在绩效考核中,只要抓住了考核指标设计、实施考核过程、考核结果应用这三个主要环节就可以了,我认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一个实效的绩效考核体系要具备以下特点:
1、考核方法简单、易操作;
2、符合企业特定的发展阶段,即符合战略要求;
3、关注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
4、能够引导销售人员的工作行为,起到导向作用,体现出实效。
一、考核指标设计
绩效考核指标不合理是很多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现象:
现象1:只注重结果考核,考核财务指标,没有过程指标考核
由于结果考核是最容易、最直接的一种考核办法,很多企业都认为"以结果论英雄”,最常用的一种考核指标就是销量完成率。这样的考核指标明确地告诉销售人员只要竭尽全力完成销售任务就好了,对于其他过程指标都可以不考虑,往往会采用多种手段来操纵销售指标,而忽视市场基础工作建设,会带来很多的市场问题。如终端陈列不到位、串货现象增多、经销商库存压力增加等严重的市场后遗症,整个市场秩序混乱,使得企业失去了业绩持续成长的基础。
现象2:过程指标太多,考核就越全面,没有关键点
很多企业盲目追求考核指标的"全面性”,从结果指标到过程指标,把各种指标都罗列出来,考核目标过多容易分散精力,使员工无所适从。于是销售人员整天忙忙碌碌,但是没有工作重点,没有工作关键点。
同时,即使企业设计出详细而全面的、涉及员工方方面面的考核指标体系,指标中也必然会出现更多的定性指标,从而使得最终的考核结果更加难以消除主观因素的影响。
现象3:所有层级人员的考核指标都是一样的。
很多企业针对大区经理、省级经理、区域经理、城市主任等各个层级人员的考核指标都是一样的,只考核销量完成率,没有体现出高层岗位的销售管理性质的工作,同时没有体现出基层岗位的执行性质的工作。
现象4:考核指标长期不变,不能体现公司发展阶段的特殊要求,不符合公司的战略要求。
企业在初期拓展市场和市场稳定期的考核指标一直没有变化,不能体现出公司特定发展阶段的战略要求,同时也不能有效引导销售人员的工作行为。
考核指标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绩效考核的实效性,它体现出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工作要求,要能够有效引导销售人员的工作行为。在实际操作中,针对中小企业来说,要从以下方面考虑,设计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
1、 结果性指标和过程性指标相结合
结果指标主要有:一般考核销售目标完成率、市场费用率等。在考核过程指标的同时,一定要根据市场发展的要求,对工作过程进行考虑,过程性指标要考虑终端覆盖率、终端价格稳定性、终端生动化、终端断货率、新品销售目标完成率、报表上交及时性、实效性等。
2、 构建KPI体系
对于销售人员来说,往往都有一定的惰性,而且缺乏一定的工作方法,就会出现"你考核什么,销售人员就会作什么”的现象;同时,公司在某一个时期也会有一定的工作重点,由于人员精力有限,在某一段不会关注很多的工作,这就要求在绩效考核中,要体现出考核的重点。所以企业既要设定明确的考核指标,又不能对销售人员职责范围内的所有事项进行考核,一定要提炼出主要的考核指标,同时还要考虑操作上的便利性,这些考核指标所需要的考核信息一定要容易获取。
KPI体系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就是要通过分析对销售人员的工作要求,抓住其中的关键业务环节,选择3-5项主要的工作进行考核,通过KPI直接表现出来。通过设立KPI,可以让销售人员将80%的注意力放在推动公司营销策略有效实施的核心环节,使绩效考核更富有针对性。
举例1:某公司刚刚成立,进行区域市场开发,在这一个阶段,我们分析省部经理的主要工作是进行区域市场规划,考察市场,寻找经销商,快速组建销售团队,在设定KPI时,则主要考核区域市场规划能力、签订经销商的效率、团队建设的效率等指标就可以了。即使省部经理没有工作思路,通过这些KPI的要求,也能够很好引导省部经理的工作行为,能够让他抓住工作重心。
3、 考虑人员的层级性
在销售系统,越高级的职位所承担的主要是管理工作,所以绩效考核指标就要倾向于最终结果,越下级的职位所承担的主要工作则是执行工作,所以绩效考核指标就要越倾向于过程。因此,绩效考核指标必须体现出对不同层级职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真正能够有效引导各个层级销售人员的工作行为。
比如营销中心总经理考核销售总监,可能主要就是销售额指标、费用率指标、整体市场规划能力;而销售部经理考核区域经理,除了销售额指标之外,还必须考核新产品推广、产品铺货率等过程指标。
4、 考虑企业的发展阶段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的营销策略和工作重点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设定考核指标时,一定要根据某一时期的策略要求来提炼考核指标。如新产品推广期,就要考核新品推广的效率,包含新品销量的比重、新品铺货率等指标。
5、 考核周期
考核周期根据考核对象和考核指标而定。例如对于营销总监的考核周期可能为半年或一年;对于一线销售人员,考核周期可能采取月度考核为宜。同时有些指标的数据难以采集,如市场费用率指标,在运作现代零售终端时,根据零售系统的运作规则,很多费用的结算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在考核费用率指标时,往往以年度考核为主。
6、 最后,同时将各种考核指标详细说明考核标准,同时对每项考核指标附以不同的权重,形成考核表。
二、实施考核过程
在考核过程中,主要的问题是:定性的过程指标难以定量化,凭主观判断,"哥们意气”严重,甘当老好人。
定性指标只有能够转化为定量的数据才能进行考核,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少考核信息,就无法转化为数据。这就需要一套工作方法建立多渠道的信息获取方法,来获取这些信息,可以采取的方法有:设置销售督导人员,开展对整个市场的工作抽查。例如考核零售终端A类店的产品断货率指标,需要销售督导定期在区域内选定一些终端进行抽查。假定抽查了10个A类终端,有2个门店出现断货现象,则断货率为20%,这样就能有效利用这些信息来评定销售人员的工作。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行之有效的。在实际操作中,对销售督导人员提出了很高的素质要求,需要正直、无私、严谨的工作精神,确保信息真实可信。
现象1:追求绩效考核流程的规范性
在与众多客户沟通过程中,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现象,管理层和人力资源部门往往会进入一个追求完美绩效考评的误区,例如追求绩效考核流程的规范性和完整性等。
现象2:考核不够严肃,面子现象严重
特别是在定量考核操作中,打分失真的现象比较严重,面子问题普遍存在。从而就不能体现出考核的严肃性。部门间、上下级之间开始互相包庇,导致考核分不相上下的局面,出现"看人打分”的现象。
以上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在实施绩效考核前,人力资源部要组织召开动员大会,详细宣导绩效考核的要求和重大意义,让所有人员都明白实施考核的具体办法;特别是要高层也到场宣讲,得到高层领导对实施考核的实际支持。
其次,要考虑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灵活调整绩效考核指标,使绩效考核指标和考核方法更科学、更切合实际,以适合实际工作的考核需要,更好地引导销售人员的工作。
最后,要建立上下级之间良好的沟通机制,在公司内形成"对事先对人”的工作文化。
三、考核结果应用
绩效考核完成以后,很多企业主要有以下现象:
现象1:考核流于形式,只用于发奖金,不重视绩效沟通。这样被考核者很难真正了解自己所存在的不足,这样到了下一个考核周期时,并不能实现绩效改善。
现象2:有绩效沟通,但是后续工作缺乏持续跟进。
为什么要对销售人员进行考核?很多的企业都认为绩效考核就是为了给销售人员发奖金,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都不能算做真正的绩效考评,绩效考核的另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用来找出销售人员工作中的差距,再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帮助员工的绩效发展,促进员工在绩效方面的不断提升和改变,引导销售人员的工作行为,从而实现公司的营销策略规划。
很多企业都缺少绩效沟通环节的工作,有的企业进行了绩效沟通,也制定了改进计划,但是没有持续跟进指导,仍然还仅仅停留在一个较为初步的阶段;只做着一些表面上的工作,象征性地走走过场,并没有真正地重视,深入地研究、有效地开展绩效沟通和指导工作。
由于销售人员经常出差在外,很难聚在一起,绩效沟通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这样采取以下方法:
1、 充分利用月度销售会议时间。
公司可以制定省部定期召开月度销售会议制度,集中省部区域内所有的人员,在会议中让每个销售人员做工作汇报,省部经理根据绩效评价表,找出销售人员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之处,给出具体的工作指导,并填写沟通备忘录,以便在下一个月度中持续跟进对照。
2、 日常电话跟进指导。
对于省部经理职位的人员,很难与销售总监直接见面,绩效沟通和指导就难以直接进行。可以采取电话沟通。
3、 查看每周工作计划及总结。
对于沟通后制定的改进计划,各级销售人员应该积极推进,可以通过每周工作计划及总结的提报和查看,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有效指导。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根据企业发展的阶段,基于整体营销策略的要求,合理制定绩效考核指标,同时重视绩效沟通,将绩效考核真正落实到实处,有效引导销售人员的工作行为,成为销售的指挥棒,才能真正建立起实效的绩效考核体系。
每个企业都在谈论绩效考核的问题,然而真正得到贯彻实施的却为数不多。究其原因,大多是企业在制定绩效考核方法的时候过于草率,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实质问题究竟是什么。绩效考核的初衷是什么。大多数企业是听闻其他的兄弟单位在实行绩效考核制度,于是在自己的企业也开始实施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的实施非常的突然,要达到什么目的连公司的管理者也不明白。存在一种跟风的状态。曾看一些人力资源从业者关于绩效考核的感受,他们总体来说存在一种否定的说法,甚至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本土环境下,没有绩效考核存在的土壤。就我而言我不认同这样的观点。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成为促进GDP增长的主力,在财务数字不断增长的同时,他们也开始关注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很多的企业主也开始虚心学习大型企业的管理经验,加大对于人力资源的投入。这种现象在高新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
这一方面表面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小企业主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的决心。然而如果企业将企业经营改善的希望完全寄托在进行绩效考核,或者是人力资源体系的建设上,那又将陷入另一个误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经过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或者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就能够全部解决的。最需要改变的是经营者的思维方式,有的时候经营者的思维的宽度和广度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存亡。有研究机构针对中小企业寿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在七年左右。经过了创业期的艰辛、壮大,再到自我膨胀,急剧萎缩,然后自我调整,自我疗伤;之后开始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摒除弊病,进行革新。如果企业家能够真正从中走出,那么企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不会再像这个时期那么彷徨。
回到中小企业的绩效考核应该怎样实施的问题上。绩效考核说复杂也非常的复杂,具体的每个企业中,它或多或少都会有变化。从考核工具的选择,到考核方案的制定、实施,再到绩效考核方案的调整,每一个过程都会出现反对的声音,你怎样让别人对你的方案认同,是实施绩效考核的关键所在。否则就会变成企业主或者人力资源从业者一厢情愿的事情。被考核部门可能默许你进行考核,但是考核的结果却并不能够真实反映该部门的真实情况,演变成部门经理一手遮天的局面。近因效应体现非常的明显,如果在打分的前几天某位员工正好与部门经理产生了冲突,则他的分数就可能非常的低。这种问题在大多数企业中普遍存在,绩效考核最终演变成一种形式或者过场。员工也非常反感,部门经理也疲于应付,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开展越来越困难。
绩效考核在中小企业的不是不能够贯彻实施,只不过在确定实施绩效考核方案的时候,要得到公司管理层的授权,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在制定考核方案的时候参考部门的意见,那么他们反对的声音就会越来越弱。他们通过这种过程的参与,会发现其实企业管理者和人力资部门制定这套方案的目的不是为了给他们挑毛病,是为了使各个部门更好的开展工作。了解了这个初衷之后,他们也会向本部门传递类似的信息,在开始推行的时候他们就会成为你的支持者,促进绩效考核方案的推进。
其次,要引起公司管理层和部门经理足够的重视。虽然说很多中小企业主时常将绩效考核挂在嘴边,然而并没有真正去重视绩效考核方案的实施方式是否正确。大多数情况下企业管理者告诉人力资源部门公司要采用绩效考核的方式评价员工行为。而要被考核的部门却完全蒙在鼓里,你想实施的时候又怎么会有人听呢。这就是企业管理者不重视绩效考核的结果,只是简单的把绩效考核当成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殊不知,其实最重要的是要引起各个部门的重视。
再次,在绩效考核制定之初,就应该和各个部门进行沟通,争取大家的意见,看哪种方法能够最直观的反映员工的工作状况,能够使绩效考核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因此绩效考核方案必须奖惩分明,在考核条款中奖励和处罚措施要运用得当,给被考核者灌输一种理念,自己的贡献和自己的收入是成正比的。把绩效考核变成一种测量工具,客观真实的反映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效果。千万不能将绩效考核变成一种惩罚措施,只有在员工出现失误的时候才能发挥效用,那只能使员工产生抵触的心理,永远也无法客观反映员工的真实水平。
其次,绩效考核方案应该能够让员工真正看到实惠,在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划分的时候,根据职位的不同划分出不同的档次。职位越高,绩效工资的比值越大。普通岗位的基本工资应该能够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不同部门的奖惩制度应该有区别。以销售部门和研发部门为例。销售部门以销售业绩来计算绩效工资,根据市场的情况和公司的经营方针、政策。适时调整销售的计划,将销售和业绩挂钩,起到激励的作用。通过绩效考核发现优秀的员工,并加以重用。建设公司的梯形人才结构。合理调整人才结构。研发部门的绩效考核应该以项目进展为依据,设立研发项目基金,如果能够按期完成研发项目,则研发机构对项目研发基金分红。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来确定研发基金是否可以进行分红。通过这些奖励措施,激发研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看到工作的回报,使项目如期完工。
绩效考核方案制定的好坏,和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力资源水平是分不开的,如果人力资源从业者足够专业,在制定绩效考核方案的时候会将很多因素考虑在制定考核方案当中,对考核方案的推进和实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行绩效考核最重要的目的是促进绩效目标的实现,因此采用“以结果为导向的过程的管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小企业并没有完备的测评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出现疏漏的环节。也没有很好的预警机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要想在中小企业推行绩效考核,对于人力资源部门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所以,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从业者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既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又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每个中小企业都对绩效考核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有的人甚至从外部聘请咨询公司对企业进行诊断,我们更应该看到中小企业对于正规的企业管理方式的渴望,既然他们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界的生力军,那么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那些一直在不断努力打造自己梦想帝国的中小企业主们,他们通过各项考核方式的推行,必将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模式的绩效考核方案,并通过绩效考核方案的实施,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将无形的制度变成有形的收益。
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除了薪酬管理之外,绩效管理是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绩效考核作为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理所应当的受到企业更多的重视。很多企业老板都希望通过绩效考核将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表现和薪酬直接关联起来。
1、公平原则
公平是确立和推行人员考绩制度的前提。不公平,就不可能发挥考绩应有的作用。
2、严格原则
考绩不严格,就会流于形式,形同虚设。考绩不严,不仅不能全面地反映工作人员的真实情况,而且还会产生消极的后果。考绩的严格性包括:要有明确的考核标准;要有严肃认真的考核态度;要有严格的考核制度与科学而严格的程序及方法等。
3、单头考评的原则
对各级职工的考评,都必须由被考评者的“直接上级”进行。直接上级相对来说最了解被考评者的实际工作表现(成绩、能力、适应性),也最有可能反映真实情况。间接上级(即上级的上级)对直接上级作出的考评评语,不应当擅自修改。这并不排除间接上级对考评结果的调整修正作用。单头考评明确了考评责任所在,并且使考评系统与组织指挥系统取得一致,更有利于加强经营组织的指挥机能。
4、结果公开原则
考绩的结论应对本人公开,这是保证考绩民主的重要手段。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被考核者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从而使考核成绩好的人再接再厉,继续保持先进;也可以使考核成绩不好的人心悦诚服,奋起上进。另一方面,还有助于防止考绩中可能出现的偏见以及种种误差,以保证考核的公平与合理。
5、结合奖惩原则
依据考绩的结果,应根据工作成绩的大小、好坏,有赏有罚,有升有降,而且这种赏罚、升降不仅与精神激励相联系。而且还必须通过工资、奖金等方式同物质利益相联系,这样,才能达到考绩的真正目的。
6、客观考评的原则
人事考评应当根据明确规定的考评标准,针对客观考评资料进行评价,尽量避免渗入主观性和感情色彩。
7、反馈的原则
考评的结果(评语)一定要反馈给被考评者本人,否则就起不到考评的教育作用。在反馈考评结果的同时,应当向被考评者就评语进行说明解释,肯定成绩和进步,说明不足之处,提供今后努力的参考意见等等。
8、差别的原则
考核的等级之间应当有鲜明的差别界限,针对不同的考评评语在工资、晋升、使用等方面应体现明显差别,使考评带有刺激性,鼓励职工的上进心。
合理的绩效考核不仅能促进员工业绩和能力的提升,而且还会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的稳定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