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系统是广泛和一贯的,它们关注商业中对于竞争成功和公司价值有重要意义的那些方面。例如,在宝洁公司,三个因素被认为是最得要的:创造数量,创造利润,做出增加工作有效性或工作满意度的改变。公司使用操作性的测评方法去度量这三个因素,对于表现的评估是和重要事件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些方面的成功决定了提升和嘉奖。五、服从重要的价值观。对公司重要价值观的认可可以帮助员工顺应他们由于成为组织的成员而带来的个人牺牲。他们学会接受这些价值观并且相信组织文化不会对他们的利益造成伤害。但是组织试图通过把这些牺牲和创造的更高的价值联系起来以战胜这些代价。六、强化事迹。最普遍的形式是包含有这个组织想要强化的道德品质的故事,使组织的文化及行事方式得到确认,而这些事迹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这个组织用一定特定的方式做事。惠普公司的比尔·休莱特因为一个大家经常讲的关于他用一把螺丝刀找开了他仓库的锁的故事而著名。他后来留了一个条子在那里,告诉大家这道门不要再锁上,以把公司关于信任的重要价值观传下去。七、表扬和提升。这是对组织工作做得好而且可以作为新员工的行为榜样的个人予以表扬和升职。通过指出这些人是优胜者,组织使其他人学习这些榜样。在拥有强势文化的公司里,行为榜样被认为是所有当前的训练模式中最强有力的。宝洁公司寻找在坚韧性、动机、活力和通过他人做事的能力方面表现出非凡的连贯性的人。有重要的研究证据证明表扬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强化物,因此,那些表现出被相关的人正式认可文化价值观的人可以建立并维持组织的文化。
一个企业从小到大,将经历无数次与人才的分分合合。每一次选择与分离,离不开两个简单的判断:其一是选择之后能不能胜任岗位;其二是选择之后能不能取得价值观上的认同,是否具备可挖掘的潜力。因此,基于战略和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要求我们的人力资源部门要具备企业家思维,要做“明眼人”;同时,除了要承担人才不能胜任岗位的风险之外,还必须承担文化上无法取得一致的风险。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第一,要把握“合适的,但不是最好的”这样的分寸;第二,可借鉴“和、贤、能、仁”四个维度进行识别;第三,要转变传统的选才思维,将企业核心价值观融会贯通于招聘活动中。合适的,但不是最好的招聘不是终点而是起点。选才只是企业以强势文化广汇天下良才的开始,人才能否融入企业文化,能否与企业实现共赢,仍需要经历企业与人才之间价值观碰撞以及合作磨合的过程。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者在选才环节中不能为了招聘而招聘,而是要充分认知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固化中选择价值的重要性。选才的标准就是: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合适的”指的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在选才进程中设置围绕企业哲学以及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识别维度,运用这样的指导思想和辅助工具判断人才的价值观与文化的适应性。留下一个与企业价值观存在明显冲突的员工,给企业带来的危害远远大于让他离开。“但不是最好的”指的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合适的基础上要给岗位胜任度留有一定的空间,挑选既能较大程度满足岗位能力需求,又能具备一定的提升空间和培养潜力的人才,使其“永远有差距,就永远有追求”。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善于通过把握这样的原则来控制人员稳定、减少新员工流失率。和、贤、能、仁的选才之道和、贤、能、仁四个字可以较为全面地体现基于战略和文化的人才哲学。
国有企业只有站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高度,用战略眼光、世界眼光深刻认识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国有企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我国加入WTO后,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世界多极化、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复杂多变的形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文化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也深深熔铸在国有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竞争力已成为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统一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是国有企业的灵魂,是国有企业员工的精神支柱,是国有企业生死存亡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能增强凝聚力,激发创造力,使员工发扬团队精神,拼搏进取,从而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国有企业都会遵循“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的原则,制定、倡导并信奉本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并在实践中认真实施。而这种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就是企业全体员工追求的企业文化,它体现在每个员工的意识和行动中。世界上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着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这种其他企业难以移植和模仿的特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亲和力、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是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是员工的组合体,而员工是有思想的,任何员工的行为都会受到自身思想的指导和约束。国有企业文化能够促使员工自觉主动地接受企业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执行企业制度,贯彻企业经营战略。对此,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斯等人在《寻求优势》一书中指出:没有强大的公司变化,即价值观和哲学信念,再高明的战略也无法成功。
当然,“神”的原型可以是虚幻的、外来的甚至企业老总本人。中国的商业史算不上发达,但高度发达的社会和政治文明史却为当今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有很多“说也说不清楚”、制度和规范都力所不能及的问题,因为说不清楚,往往给人玄而又玄的印象,有人称之为哲学,有人称之为宗教,更多的时候,人们把它统统装在企业文化这个大筐中。国外企业也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如“惠普之道”和英特尔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对比之下不难发现,国外的所谓企业文化解决的是把员工统一到企业的价值观和追求的愿景目标上的问题,如强调“创新”、“不断超越”、“均衡发展”、“保持领先”等等。按照施恩在《组织文化和领导力》中的定义,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中的人在解决适应环境和内部团结问题时习得的、成体系的一系列基本预设。通俗地说,企业文化创造的是独特的有别于其他企业的“小气候”。而国内企业,尤其那些在市场竞争中打拼、必须自食其力的企业,其所谓企业文化十分芜杂,相当一部分所谓企业文化,目的其实更多地是为社会道德建设这个“大气候”补课。从整个社会的深层次变革来看,转型时期的大多数人都处于既有价值观和信仰失灵的茫然状态。这种由信仰缺失带来的浮躁心态,使得广泛的社会道德基础建设与经济发展速度极不匹配。同时,企业家面临的是一个存在一定“仇富心态”的社会环境,“吃你点、拿你点算什么”不只是个别人的想法。如果没有采取恰当的形式加以教化、引导和约束,偷懒、欺骗、腐败甚至盗窃行为会迅速滋生、蔓延,人们很容易在占便宜、搭便车上取得心理上的一致。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从企业所在地域、所处发展阶段、所属行业环境等出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管理手段,为员工补上道德文明甚至基本的行为规范这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