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咨询经历,向大家介绍企业文化建设三个阶段的问题和重点。第一个阶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处于初创期的企业,刚刚学习或导入一种文化理念,往往产生一种看似简单的感觉,然后是“照猫画虎”,但只是“形似”而非“神似”。这是企业的必经阶段,企业的文化建设不可能一下子就变得很卓越,必须经历一个由混乱到有序的阶段。这个阶段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宣传与贯彻,结合公司的实际进行学习与研讨,领导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要流于形式。笔者在进行企业文化咨询时,刚开始进行企业文化诊断时,往往有不少人对企业文化是一种片面理解,一种是知道一些,但是感觉自己什么都知道;一种是不知道什么是企业文化,但对企业文化产生强烈的质疑,究竟这个东西有没有用;只有极少数的人对企业文化有一定的正确的认识,但往往是太着急,不知道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这个阶段,是典型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阶段,主要是因为孤立的、静态的、片面的看待企业文化,而没有把企业文化作为一个系统、动态的工程对待。第二个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经历了第一个阶段的企业,企业文化的各种理念都得到了大家的理解,但是不一定是认同,如果没有认同,就无法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企业文化仍然不能“落地”。这个时候产生的感受就是“似是而非”,本来以为企业文化很简单,但虽然高层努力在推,可“雷声大、雨点小”,感觉对企业没有什么实际用处,所以对企业文化就产生怀疑的态度,甚至是打入“冷宫”。这个阶段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坚持、坚持、再坚持,努力把打造一种“执行文化”,把企业文化转化为企业的制度、流程、考核、奖惩等,笔者认为,文化与管理是密不可分的,管理是基础、文化是方向,只有这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发挥企业文化的巨大威力!企业文化咨询进行到这个阶段,最典型的问题是企业人士在接受了企业文化的培训和研讨后,对企业文化产生了“敬畏”感,“敬”的是原来突然感觉企业文化原来这么重要,成为优秀的企业必须有优秀的文化;“畏”的是企业文化这么复杂,从理念、制度、行为到物质四个层面,每个层面都有这么多的内容,企业该如何实施,该如何落实。
根据多年来的研究,发现中小企业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不良企业文化而导致的结果,例如员工工作积极性低、留不住人才、工作效率低等。这说明,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企业迫切需要建设企业文化。哪个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哪个企业将具备持续发展的优势;哪个企业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哪个企业将难以得到持续的发展。我们先看几个案例,并进行简单分析。甲公司是以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但员工们对待客户的态度各不相同,张先生非常纳闷儿地说,到甲公司几次就有几次不同的感觉,因此不愿进一步合作。乙公司是生产性企业,订单很多,但制度严格而且细致,例如中午只能叫餐或自带餐不允许外出就餐,保证24小时手机必须开机等等,但这样的措施不能保证准时完成订单和业务。丙公司经过数年的积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公司,但目前企业矛盾层出不穷,生产与销售之间、董事长与总经理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都存在互相抱怨的现象,表面平静但背后似乎孕育着一场狂风暴雨。甲公司看似是员工态度的问题,实际原因是企业缺乏统一指导和规范,而企业文化则具有导向作用和规范作用,从价值观上指导员工的行为,从共同意识方面影响员工的行为。乙公司的问题没能靠严格的公司规范解决,如果生产定额是经过科学计算的,那么员工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就在于感受不到人情味以及工作的乐趣,这是企业文化没有发挥其激励作用。丙公司目前出现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长期以来没有很好地协调责权利的关系是根源,而这种协调作用仅通过企业制度还不行,必须由企业文化形成大家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和心理标准。通过对上面几个案例的分析,大家可以了解企业文化的四大作用,即导向作用、规范作用、激励作用和协调作用,事实上企业文化还能发挥更多的作用。
例如,某个工作项目出现了问题,本应该利用大家的智慧去查明原因,想办法把问题解决,然而相反地花了很多精力在分辨是非,追究责任上。结果呢,事情的本身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反而搞得人人自危,私下里形成相互猜疑,逃避责任的不良风气。客户导向,凝聚“向上”之风如何把大家的话题集中一个点上,最好的办法就是请出客户这个老师。因为,客户是最中立、公正和严厉的。当大家的想法出现分歧的时候,用客户的话来说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借客户之口,狠抓品质管理。利用来自客户抱怨这个契机,来震撼每个员工的内心深处,引导员工的话题到如何解决客户的抱怨上来,这样便可自然地让员工质量意识归顺到客户的需要上来。数据说话,降低“人为”因素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数据是最好的律师。在数据模糊的时候,人与人之间容易出现矛盾,也容易被钻空子。要让管理更加简单有效,管理者就要学会如何让数据说话,让数据融入到企业的语言中来。这就要求企业要善用数据,让数据透明化,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能通过数据这个“铁的事实”找到事物的本质,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口头语言”。有了数据作为基础,各种人为因素就会降低,各项考核也就来得方便了。力行赛马,避免“马屁”文化海尔张瑞敏用人之道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赛马而不相马。这一招很高明,因为一旦相马了,人为的因素就会复杂,研究马屁术的人就会增多。如果采取赛马的话,人与人之间就会鼓劲,而不是暗自闲话,一切显得公平简单。一个企业的马屁文化就是在相马的过程中形成的。以身作则,倡导公正氛围领导喜欢什么,员工往往会给与什么。领导喜欢听闲话的,周围的人往往会跟着说闲话;领导喜欢“魏征”,周围说真话的人就多;领导喜欢把事情做好的,周围的追随者一定是专注于事情的。所以说,健康的中心语言频道少不了领导自身的修炼。领导的习惯、喜好和理念往往是企业中心语言频道的导向仪。
一旦组织文化开始发展,有一些实践可以帮助巩固组织核心价值观被接受,并确保这种文化能够得以维持。这些实践可以用几个社会化步骤加以描述。一、选择加入组织的员工。首先是仔细挑选符合加入组织的标准的候选人。训练有素的招聘人员面试候选人并且试图筛选掉那些个人风格和价值观与组织文化不吻合的人,这是用标准化程度来寻找与高效的职业表现相关的特质。有研究表明,新员工与他们的主管对组织文化吻合性的知觉是与对组织的承诺和离开组织的意图相关的。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可以通过职业导向测评、卡特尔16种人格特性量表等测评工具来考察应聘者的个人价值观等特质。二、安置工作。这一步发生在工作层面上,在适宜工作的人被雇佣之后。具有不同经历的新员工需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目的是使新员工向组织的常规和价值观提出疑问以决定他们是否可以接受这些常规和价值观。例如,许多拥有强势文化的组织都很重视给新员工分配超量的工作。如,在宝洁公司,新员工可能被要求为一幅地图着色。这种经历是为了传递这样的信息:“尽管你在某些方面是聪明的,但对于你在这个组织的了解程度来说,你现在仅仅在幼儿园里。”目的是为了教给进入组织文化的新员工谦虚的重要性。三、掌握工作。一旦最初的“文化休克”结束了,下一步就是使员工掌握自己的工作。这通常是通过广泛的而且被认真强化的实践经验来完成的。例如,日本公司经常让新员工接受为期几年的训练。员工沿着他们的职业道路往前走的时候,他们的表现被评估,如果他们有进步,就会被赋予更多的职责。公司常常在这个职业计划是建立一个逐步进展的观点,这降低了员工使用行政力量或走捷径以超前的可能。四、测评表现和奖励表现。社会化过程的下一步包括仔细地测评操作结果和奖励员工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