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周末,窗外是隐晦的天,无聊之下,想到了爱谈兵的赵括和他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野战和包围战。秦赵皆为赢姓,又同为天下最强,他们同室操戈,“赵卒尽长平”后,天下形势已定,山东诸国虽开始抱团取暖,但与于大势无补了。
关于此战,我有几个观点和疑惑
1. 战争打到最后,秦赵都是倾全力以求一绝,这时候剩余的五国,只要有任何一国赶来支援, 则秦兵必败, 赵国的外交官们在做什么呢? 或者,当时天下的大政治家或者权谋家们在想什么呢?欧洲再形成民族国家后, 因为发展了集体安全和战略平衡的观念,所以即使是小国寡民,也不担心有什么危险,可是中国春秋战国时的政治家们,空有纵横之术,却始终没有发展出这一相应的思维,以致一直杀人盈野,互相吞并,而天下归于暴秦,开启了一个相对稳定但文明停滞的时代。
2.长平之战,秦赵相持了两年多,换掉廉颇是对的。因为赵兵果锐,长于野战;秦卒坚毅,利于坚守。秦国国力雄厚,持久战有利,而赵国相对较弱,打持久战国力肯定会崩溃。所以在这个荒山野岭长久耗下去,赵国肯定会首先崩溃,不战而败。廉颇的错误,在于这场战争的规模超过了他的认识,他不知道这是一场有可能达成比拼国力的战争,而仍然只是仅根据战场的形势进行考虑,从而准备了一场必败的战斗。廉颇的机会,应该是利用赵兵善于野战和居于主场的优势,在秦兵初来时, 就不断地的战场上机动,攻击对方的后勤,寻找对方的缺点,迫使对方进行野战,从而击破秦军(后来秦军对付赵括的战术,廉颇在初期更有机会利用,可惜他是个废物)。结果这个老家伙暮气深沉,竟然想以长策取胜,选择了不动脑筋的消极防守,从而将战略战术优势逐渐拱手让人,长平失利,廉为第一罪人!
3.赵括不全是纸上谈兵, 其为将,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但它的缺点在于,首先缺乏战场观察,而被敌军围困于山谷之类,按说双方的军力差不多,秦兵是围不住这么多人的, 秦军能在野战中迅速合围, 必定要利用山川地形和预设工事,否则没可能,赵括要多一些战前侦察,就不至于如此; 其次受困之初, 赵括就应该意识到巨大的危险,全力突围,而不应该将时间交给对手,使包围圈愈加坚强严密。其他的地方,赵括倒没有什么错误。
4. 到赵括被围,前线看起来已经无解,但是我认为赵国还是有机会的。赵国的机会就在于: 秦国看到赵军重兵集团困于长平,以为这是绝大的机会,于是“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可见秦也是孤注一掷了。这时候,赵不该把剩下的部队,再送往长平战场,而是选少量精锐,倍道兼行,直接去取咸阳。这时秦国国内必定空虚,有没有准备, 得手的机会是很大的。如果秦国国内危急,则长平战场的情况,也会起变化, 很可能会反败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