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四月,龁攻赵。赵使廉颇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问,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
秦闻括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于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日:“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战争评论:长平之战是人类历史上用一个包围圈实现的最大规模围歼战之一,它歼灭纪录直到两千余年后的基辅战役才被德国军队打破。
这里要讨论的是两个问题:
一是,赵括换廉颇,为什么?很容易回答的是,因为秦军使了反间计,但是看看上面司马公的记载:“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很显然,秦国的反间计只是原因之一而已。廉颇之败确实是小败,更重要的问题是他坚壁不出。
那个时候上党引起的战争已经持续了两年之久,而廉颇的战略是拖垮秦军。问题就在于,要拖垮对方,必须自己比对方结实才行。稍有常识的人都能想到,当时的秦国据有关中、巴蜀两大粮食产区,而且水利等基础设施先进,粮食产量非常大,而赵国在今天河北、山西一带,发达程度特别是粮食产量根本就没法和秦国相提并论,即使是秦军粮道较远,赵军也根本无法在持久战中拖垮对手。所以,廉颇被撤掉并不冤枉,虽然他的战术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六十万大军的耗费根本不是赵国能长期负担的,所以他非常缺乏战略眼光。
当然,说廉颇的错误并不是说赵括就可以了。赵括一来就主动出战,这一点就像上面分析的,是无奈之举,甚至可以说之所以让他赵括来带兵,就是为了让他主动出击的。但是,他虽然知道不能不出战(这未必是因为他想得清楚),但却缺乏对战场的认识和直觉。而他的对手又是古往今来第一等的战将白起,粮道被断,全军覆没就是难以避免的了。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一个细节,那就是秦王亲自往河西(河内)征招全部15岁以上男子为兵支援白起,要知道,开战之初秦军就已经有三四十万军队,现在还要再征兵而且如此大规模征兵,如果不是因为赵括的进攻带来了大量伤亡,对付一帮饿了四十多天的人哪里用的了这么大的兵力?
二是,是不是必须坑杀降卒?对付降卒,无非就是杀、放、关三种办法。白起的分析的很清楚,赵国人屡降屡叛,今天放走明天拿起武器就又是战士。关起来的话,四五十万青壮年,一天要吃掉多少东西?这个负担赵国背不起,秦国还要进行大规模战争,恐怕也是难以承受。剩下的,恐怕就是杀掉。有读到一种见解,认为可以以这些降卒为人质,要求赵国投降。的确,四十万余万男子,可以说是赵国大多数家庭都会与军旅中人有关,在国人压力下赵王可能不得不投降。这种想法固然有道理,但是赵王投降之后又如何呢?赵兵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的,等他们被放回去,不乐为秦民的赵民再拥立一个赵王,不是又白干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白起坑杀降卒固然和他个人的劣习有关,但是应当说因为战国时代人口就是战斗力,杀降是那个时代的通病。
总的说来,长平之战是战争史上的不朽篇章,之中有突击战、阵地战、包围战、总体战、后勤战、间谍战等等战争样式。白起更是智慧的利用地形,并且用建筑营垒屏障这种防御设施进行包围,留下了以守为攻、以少围多的战例。然而,无论有多少不得已,杀降,特别是如此大规模的杀降,不仅仅使得赵国人拼死抵抗,也使得东方诸国震惊,终于在邯郸有了四公子抗秦,秦国战败。秦国统一天下用了近50年,其中40年是为了消灭赵国,而长平之战赵国主力被消灭之后灭赵还花了30余年,不能不说这是杀降的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