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大夫屈原本是个极有才能的人,也是一个得到重用的人。他读书很多,知识面广,而且记忆力强,长于治乱,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表达极为熟悉。入朝廷就与国王议定国家大事,以发号令治国;出朝廷就接待宾客,应对各国来访诸侯。(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上官大夫与其争宠,就造谣攻击他,说:国家每出一个法令,屈原都说是自己写的,“非我莫能为也”。这样,楚王感到愤怒,就逐渐地疏远屈原了。
此后,楚国不断地出现受辱于秦国的事情,张仪说“只要楚与齐绝交,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待楚与齐绝交后,张仪又说:“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怀王大怒而攻秦,秦大败楚国,斩首八万。第二年,秦割汉中地与楚和,楚王说:“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但楚怀王竟听信宠姬郑袖,释张仪,与秦和好。屈原谏楚王:“何不杀张仪?”怀王虽有所觉醒,但已追不到张仪。后,秦国邀楚怀王去秦,却埋伏兵绝楚后路,逼楚王割地。楚王不从,竟死于秦。接下去的楚顷襄王,比怀王还要昏庸无道,将坚持正义的屈原流放。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屈原恨楚王不能辨明是非,而被谗言和诬陷所蒙蔽,邪恶之人危害国家,却容不得方正之人,所以屈原积忧愁和深沉的思虑而作《离骚》。(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在留下了大量诗篇以后,屈原毅然投汩罗江,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笔者认为:
屈原的投江,是看到了楚国的腐败,坏人专权,绝望到极点,性质上属以身殉国。
有人问,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频繁,为什么屈原不离开楚国呢?
春秋战国时期确实是人才大流动时期,比如:
孙武,齐人,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后为吴将军,在吴伐楚、伐越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吴起,卫人,魏文侯以吴起为将,击秦,拔五城。后为魏西河守,以拒秦、韩。
伍子胥,楚人,投奔吴国,吴王阖闾召伍为行人,与谋国事。
伯喜,楚人,夫差立为王,以伯喜为太宰,习战射。
商鞅,卫人,西入秦,秦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行变法令。相秦十年,使秦国最强盛的国家,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