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宗教节日通常在傣历四五月份(公历二三月份)举行,具体日期不确定,主要流行于德宏芒市傣族地区,“帕嘎”又称帕拉达嘎,意为佛门弟子。做“帕嘎”就是皈依佛门,做佛门弟子。做“帕嘎”摆是当地傣族一种不定期的佛事节日,每年要做若干次,一般是信徒私人自己做,属于“私摆”。做“帕嘎”必须布施,视布施和花费多少来定称号。“帕嘎”称号分三等:凡布施一本佛经者,由和尚念经后赐给“坦木”称号;凡购买香烛、佛像、佛幡、佛伞、经画经书及衣服垫褥、肉蛋糖饼等布施给佛寺者,由长老念经赐给“帕嘎庄”称号;凡除了布施前面称号所布施的东西外,还向佛寺供奉佛像,并邀请宾客乡里隆重举行“大摆”(佛事活动)者,则可获得最高称号“帕嘎体”“帕嘎软”。
做过“帕嘎”摆的人,在村寨中有较高的地位和威望,在自己的名字前,可以加上“帕嘎”的称号,这是一种无上荣耀的尊称,做了“帕嘎”,才能成为佛祖的徒弟,佛祖也才承认他是忠实的信徒,死后可望佛祖来接引到西天去。许多信徒一生中节衣缩食、辛勤一生,只要稍有积蓄,就不惜全部用来做一次“帕嘎”摆。
做大的“帕嘎”摆的人家,在做摆前,先要准备一尊或多尊玉石或木雕成的佛像,佛像小则高数寸,大则高数尺,还要制作精美的佛幡、钱树和佛伞等各类装饰物。同时,出钱请佛爷帮抄写经书,进行精美装帧后用来供奉。
在院场内建盖一间茅屋,把佛像、佛经、佛幡、佛伞、纸钱树等物,供奉于茅草屋内,并布置成一间临时佛堂。做摆期间,杀猪宰牛,宴请亲朋好友,请佛爷到临时佛堂中念诵佛经,宴请时间有一天到三天不等,要视操办人家的财力情况而定,这类摆做下来少则数千元,多则上数万元。“帕嘎”摆做的规模越大,主人就越有颜面,觉得很有荣耀感。大的“帕嘎”摆做下来耗费巨大,一般人家无力承担,可由几个人或全村寨合起来做,这类叫“公摆”,其仪式与个人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