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满族春节

  每当春节来临的时候,满族同胞聚集在村庄里,人们都忙着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大年三十这天还要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杆顶扎一把松枝,或插一面红色的小令旗。

  天色一黑,升灯放彩,彻夜不熄。祝愿人寿年丰。这天晚上,满族人家家户户包饺子。捏饺子时也喜欢有褶,不能捏出“和尚饺子”,据说怕小日子“秃”了。摆饺子要横竖成行,意在预祝新的一年财路四通/又达。倘若把饺子兜圈摆,就意味着新岁日子走了死门子。待到午夜煮饺子,家主吐喝着:“小日子起来了吗?”答道:“起来了,起来了!”把饺子漂起来比作小日子起来了。并跑到柜子前连蹦三下,预示新日子“蹦个高”。有的饺子里包个铜钱,谁要是吃到这样的饺子,谁的新日子就运气亨通。满族的这些生活规矩,用满族先人的话来说,就是“讨个吉利”。从正月到十二月,满族几乎月月都有大小不一的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各自不同的规矩和忌讳。有些规矩是满汉共俗,但大多仍保持满族自己的风情。

  所谓“忙年”,是满族,当然也包括其他民族准备过年的物品,置办年货的俗称。满族农家忙年从腊月初直到除夕,约一个月的时间,家家户户充满着忙年的气氛。在满族看来,忙年并不仅仅是准备年货,而是包含着充满内涵的迎春祈盼。可以说,忙年是农家岁时文化中对过年意识的文化积淀。比如在满族农家中有这样的俗语:“一进腊月门,便有过年味。”“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可见,一进腊月人们总是有喜庆即将来临的感觉。

  “忙年”包括淘枯米、杀年猪、做豆腐、打年纸等一系列内容。这期间家族成员都有各自不同的分工。妇女要准备整个正月一家人所需要的食品,如包枯豆包、烙粘饼子及为老人孩子做过年的新衣服,男人要杀年猪、灌血肠、备干柴、打年纸、写对子、挂红灯等。这些习惯相沿已久,约定俗成,以致不少地方过了腊月二十三小年后,每天都有具体习惯性的事做。如当年普遍流行的忙年谣:

  二十三,灶升天。

  二十四,写对联。

  二十五,扫房土。

  二十六,煮年肉。

  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蒸供花(祭祖用)。

  二十九,糊香斗(供天地用)。

  三十晚上守一宿。

  这种忙年因地方不同,忙年谣也有区别,有的地区这么说:

  二十四,写大字。

  二十五,掸尘土。

  二十六,砍猪肉。

  二十七,赶年集。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把油走,贴上对联烫上酒。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这天有“灶升天”之俗。满族人关后,规定这天“祭灶”。这天晚上供奉的供品有灶糖和粘饼等物。如黑龙江省民国八年(望奎县志)载:

  是日晚,于鬼神位前点灯焚香,制成马鸡狗等物,供诸案前。高粱一握、错草一把、‘锡糖一碟。供片时,以搪少许抹于灶门,焚香莫酒,取马狗等物附于灶神纸牌焚之。放爆竹数声,谓之送灶神。

  民国十五年《双城县志》载:

  以糖瓜为供品……并以林秸编小马、小犬、小鸡各一,陈粮草及水各一盆,意谓饲之。

  当时,满族民间在灶旁东墙上供灶王爷、灶王奶奶二神像,他们身着清代服饰端庄而坐,两侧贴有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像下面横一块长条板,放置供品。小年这天晚上,“置桌于灶神牌位前,或新釜盖以_上,不另设桌。陈列袜米、谷草、净水、灶糖各一碗”。传说,灶王是玉皇大帝派到民间查访各家各户民事的。灶王每年回天上汇报一次,腊月二十三这天晚上,正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

  送人上路就要有马代步,为此祭灶时才有以林秸做的马、狗、鸡等,而且还要备足草料。陈设灶糖或枯饼,是为了粘灶王的嘴。俗语说:“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灶王爷被迫受此“厚礼”后,上天汇报时就不会说这家的坏话。祭灶一般在傍晚掌灯时,先向灶王爷上三灶香,然后向灶工爷磕头。再把灶王像揭下来与所有的马、鸡、狗等一并烧掉。即为他回天上送行,边烧口里边念叨:“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挎着枪,上上方,见玉皇,好话多说,坏话少讲,过年回来多为你供香。”当人们念叨这套俗语时,与其说是给灶王听,倒不如说是对自己的一种自警自省。

  小年祭灶之后,总要扫房,打扫房子卫生,当时流行年末扫尘歌:

  腊月二十五,掸尘扫房土。

  腊月二十七,里外洗一洗。

  腊月二十八,家什擦一擦。

  腊月二十九,脏土全搬走。

  “赶年集”也叫“打年纸”。当时人们将“赶年集”也称“打年纸”。就是春节前要到集镇上买过年的东西,如:蜡、纸、鞭、炮、年画、红纸、白糖、糖果、佐料等物。最初的购货形式,是铺子用纸把所买的东西打成纸包,所以称打年纸。

  赶年集时,家庭殷实富裕的大户人家,有赶大马车办年货的,一般人家常套上牛车或爬犁,而贫苦之家只能拿着包袱皮步行去。但是即使再穷的人家,没钱借钱也要去赶年集。赶年集意味着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渴望。

  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满族农村赶年集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赶年集的内容丰富了,春节的气氛更浓了。

  除新鲜蔬菜、肉鱼蛋果、年画、挂历、鞭炮外,有的人家将电视机、电唱机、收录机等都买回来。一进腊月二十以后,乡村大路上,大小车辆熙熙攘攘,马车、牛车、拖拉机、摩托车、自行车往来不绝,反映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生活富裕了,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忙年时,满族还有“二十七,杀公鸡”的讲究,“鸡”与“吉”谐音,求吉祥,把吃鸡称为“吃个喜儿”。

  大年三十贴春联(对子)、春条、挂签。过年贴春联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春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清人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古代的人们,最初在年三十,在桃木板上写上字挂在门旁,表示这户人家求吉迎春之意。五代以后,在桃木板上题字已成为春节的一项岁时习俗,苏轼在《除衣野宿常州城外》诗中有:“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这样的诗句,反映当时桃符的内容已春联化了。春联流行于明代。据清人阮葵生《茶余客话》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下令公卿王侯及平民百姓家,过年“悉加春联,帝(朱元璋)征行出观以为乐”。清朝建国后,满族人很早就接受了这种习俗。据清人杨宾的《柳边纪略》记载,东北地区的满族,“岁除必贴红纸春联,联贵四六”。

  满族春联的内容多以迎春,求吉利、富贵为主要内容。春联之外还有春条,字数多少不等,最少四个字,如“双喜临门”、“出门见喜”、“四季平安”等,农家在自家的粮仓、猪圈、牲口棚、鸡架等贴上春条,如,“五谷丰登”、“肥猪满圈”、“六畜兴旺”、“鸡鸭成群”等。

  和春联、春条相呼应的是“挂签”。挂签,早在宋代就十分流行,囚当时贴在门媚,故又称“门彩”、“门签”。据(燕京岁时记》载:清朝时,挂签“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有咫尺,粘之门前,与桃符(春联)相辉映”。满族很早就接受了挂签这种文化。据调查,在今黑龙江省五常县营城子满族乡民关人赋家,藏有乾隆年间的满文挂签,上面刻有满文。挂签以五色彩纸手工剪成,或用刀刻成缕花纹画案(包括文字)。

  多为正方形或长方形(40厘米长,25厘米宽),花纹衬出中间的文字有“恭贺新年”、“福”、“寿”、“祥”等字样。挂签下方剪成“福”“德”贴挂在门窗或门神下,一般三张同贴,以阴数表示吉祥之意。满族最初挂签是用于祭祀,专门贴在祖宗牌上方或两侧。如满族人家的亡故之人不足年岁,就贴白色挂签。挂签在满族风俗中有驱鬼邪迎吉祥的作用。挂签是满族一种民间的传说剪纸艺术,它保留了许多珍贵的满族文化,也培养了许多满族民间剪纸艺术家,是满族岁时民俗文化之花。

  除夕饭与祭祖接神。满族最重视除夕饭,是合家团圆饭,辞旧迎新饭。一般下午3点开始。饭前全家族的人按长幼给所奉的各位神上香,再按顺序磕头,然后长辈上炕坐主位,子孙们则跪地给长辈拜年,这时长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众晚辈。然后,放鞭炮。放完鞭炮后开始吃团圆饭。按习俗这顿饭不许有鸡和蛋。因为“吃鸡”要拉“饥”荒,吃“蛋”则子孙淘气捣“蛋”。主要以肉鱼为主。必须有葱和芹菜,在满族人看来,葱和芹菜象征着“聪明”、“勤劳”。

  天黑后,各家各户的灯笼杆上都开始点亮灯笼。男人们到坟地去烧纸和送灯。辈分低些的女人们要到族中长辈家去拜年。新媳妇则由大伯嫂领着认门拜年。新媳妇拜年要梳京头并戴头饰,穿旗袍。不管到谁家必先拜祖爷,然后再分别按辈分拜长者,并逐个装烟,受拜长者多数都给赏钱或赏物。大户人家的满族新媳妇拜完年回来,累得腰酸腿痛,头昏眼花,筋疲力尽。

  除夕夜最重要的活动是接神祭祖。人们认为除夕子时是“一夜连双岁,三更分二年”。此时,诸神下界,鬼神返阳。史书载,除夕夜“民于昧爽前,盛服焚香祭、礼神、鞭炮喜乐之声彻夜不绝”。中国传统的接神祭祖习俗历史悠久。尤其满族十分敬重祖先,而关于满族接神祭祖的记载也很多。《满文老档)天命九年(公元1624年)正月载,新年的早晨卯刻,努尔哈赤去堂子叩头,随后“回家向神抵叩头”。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皇太极率诸贝勒大臣于十二月二十九日,“行除夕礼。向太祖英明汗表示孝心。……带金银的纸裸一万,钱一万,杀牛、羊祭礼”。满族民间接神祭祖时,一般在大门前横一个木杆,意思是不让外鬼进来,然后烧香拜祖。据志书载:

  年三十,中堂悬宗谱,或设神主神位、神像、陈香案,用铜钱成串陈案上,名日压神,日过午,设祭品于祖先案前,外神差等,是谓上供。

  至是日午夜前给先祖烧纸。烧纸之俗,满族民间也称“烧包袱”。就是用黄纸做成口袋,内装打印的铜钱纸钱,口袋外写上考批名讳。所以文献记载:

  满俗则于是夕用纸袋盛冥资送十字路口焚化,祭其先人,曰烧包袱。

  生活在东北农村的满族在年三十午夜前在烟囱根下烧包袱,取意灵魂从烟囱里走。至午夜十二时开始接神。满族认为这时诸神下界,最容易与人们沟通,但人们惟独对祖神和财神特别器重。据东北地方志书载:

  夜分,复悬灯门首及院中,于祖位前及各神位前致莫,行叩拜礼,并往庙参拜。然后赶院外迎财、喜、贵、福诸神。

  接神时,满族规矩,由男性长辈带领男孩子们,按照皇历所示方向鸣鞭跪拜、磕头。但妇女回避,惟恐她们不洁之身冲了诸神。接神时,将供桌摆在院当中,上面摆设好香炉、烛台及馒头等供品。桌边生上一盆火,俗称“聚宝盆”,象征吉祥,一年的日子红火。跪拜磕头以后,男主人捧着燃烧的火盆向屋里走去,所说“财神到家,越过越发”。

  更岁饺子。当院子里鞭炮齐鸣,男人们接神祭祖时,妇女们已将饺子包好了。除夕饺子称“更岁饺子,取意饺子与交子谐音,也称吃”团圆饺子“。年三十的饺子忌讳破。煮饺子时,有”生者则佳“取生与升同音。”惟忌说破,说破则不吉“。如民国十五年《双城县志》载:

  是夜俗称年五更,或称五更黑,间忌恶语及碎器皿。

  在接神度岁的时候,万一饺子煮破了,也要说”挣“了,不小心器皿打碎了,要说”碎碎(岁岁)平安“。

  辞岁与守岁。年三十吃完饺子后,长辈要接受晚辈拜年辞岁。满族这个习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年三十,皇太极祭拜祖先后,去他哥哥代善家行”三跪九叩头礼“。后来,满族民间辞岁时,广泛行此家礼,年三十,彻夜不眠称”守岁“。据说,这一夜”终夜不寐,谓可一年常精神“。

  解放后,过年接神拜祖磕头等旧俗逐渐消失。尤其住在城市的人们,有的这天晚上在路口烧点纸。近年来,电视普及,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吃完酒宴后,都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节目或进行一些娱乐活动,这种过年的习俗因时代进步而有所变化,但这种习俗仍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满族春节  满族  满族词条  春节  春节词条  满族春节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