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节日中的中元节、下元节以及中秋节都属于“望日节”系统,“望日”是月圆之日,对于农业而言十分重要,越南语有“望日月圆早稻丰收”、“欲知五月的稻,看八月半的月”等说法。
中元节、下元节与春季节日中的上元节源于道教的“三元”说和“三官”说气即天官神主赐福,生于正月十五;地官神主赦罪,生于七月十五;水官神主解厄,生于十月十五。越南节日系统吸收了这一观念,认为上元节对应“天官”,因此又是“对天祈福”日。中元节对应“地官”,为“地官赦罪亡人”日,这一天阴间放假,人鬼间的幽隔被打通,因此不仅要烧冥器祭享祖先、超度新亡魂。
还要在马路上用薄米饼、米花糖、玉米棒、红薯或者糯米饭、榕叶白粥等祭享孤魂,有新亡灵的家庭还要施斋。下元节对应“水官”,为“水官解厄”日,但这一节日已被新米节所综合。越南人在这一天要举行尝新仪式,即将新米等作为供品献给祖先、神灵享食,以庆祝丰收并表达酬谢、感恩之心;准女婿要给女方家赠送扁米糕、玫瑰、新米、鹧鸪等;旧时巫师和药师还要在家设宴款待弟子和宾客。
另外,中元节还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中元节为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又称盂兰盆节。孟兰盆节的缘起二与佛典《盂兰盆经》记载的目连救母的著名故事有关。目连为使其母脱离一切恶鬼之苦,听从佛言,具百味五果,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并说:‘’未来世佛弟子行孝顺者,亦应奉孟兰盆供养。”所以,所谓孟兰盆斋会,就是为了超度、解脱在轮回过程中受难的,包括已故父母在内的七代先人的亡魂。”。盂兰盆会不是为某个人专门举行的,而是集体性的、大规模的、“普度众鬼”的佛事活动。在越南,每年这一天,寺庙会请高僧前来营斋结坛以普度亡魂,民众参与者甚多,之后还会举行放生等活动。
越南的节日基本上传承于中国,其节俗也是经过长期本土化改造后逐渐成型的。经过了本土化的越南节俗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注重神道。有节必有祭祀,祭祖、祀神或拜佛等几乎成为年节习俗的必要活动;第二,在功能方面,节日习俗的内容突出表现为辟邪祛疫延寿、祈求农业丰收、弘扬仁义恩孝等;第三,较之中国节俗丰富的结构因子,越南节日更多地体现了其在农业文明中的原始形态或次原始形态;第四,与汉族节日相同,越族节日中缺乏具有集体联欢性质的活动,大部分节日都带有个体性、分散性、封闭性和家庭性等特点。
庙会和节日共同构成了越南人的世俗生活。如果说节庆是一个按时间分布的文化系统,那么庙会则是一个体现空间的文化系统。庙会和节日体现了神圣与世俗的结合,神圣指祭礼,世俗指节、会。“节”重物质—吃,“会”重精神—玩;“节”有封闭特征—家庭性,“会”则具开放性—地区性;最后,“节”再现家庭成员之间的尊卑长幼关系,“会”则强调村社成员及家庭同辈成员之间的平等、民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