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新节,又叫“吃新米”,是独具阿昌族特色的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举行。传说,远古的时候阿昌族先学会种芋头,然后学会种玉米,最后才学会种水稻,这些生产技术都是一位老姑太传授的。因此,每年芋头结实、玉米成熟、稻谷垂穗时,人们要挖一蓬子实最多的芋头,砍一棵结双穗的玉米,摘一把谷穗编成篮子,供奉给这位“老姑太”。
吃新米这天早晨,到田里割一些八成熟的糯谷,炒香后舂成扁米,做新米饭,饭熟后要先盛一碗喂狗,最后全家聚餐。关于吃新米时先喂狗还有一个传说:
很早以前,地上稻谷都是自生自长,到处都有,长得同芭蕉树一样高大茂盛。人们做饭时,搬来一颗,剥了皮,舂碎,就能蒸出香喷喷的米饭,全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剩下的喂狗。后来,人们越吃越懒,渐渐养成了好吃懒做的坏习惯,不好好管理禾苗。到了秋天,也不去采摘稻谷贮存粮食了。地上的稻谷大片大片地枯死,谷粒落在地上,任牛马践踏。人们在火塘边向火,还将金灿灿的谷粒拿来当凳子坐。一天,谷魂娘娘看见人类糟蹋粮食的情景,感到非常痛惜,一气之下,刮起一阵狂风,把地上的谷子全部卷走了。没过多久,人们身边的稻谷吃光了,野地里也找不到一粒谷子。人们饿得肚皮都快贴到脊梁骨了,第一回尝到了饿肚皮的滋味,后悔当初不该好吃懒做,糟蹋粮食。村寨里的狗,更是一条条饿得瘦筋干巴,奄奄一息,只剩下一张皮包着骨头,趴在地上望着天嗷嗷惨叫。谷魂娘娘听到地上凄惨的狗叫声,动了怜悯之心,她想,作孽的是人,何必让狗也跟着受罪呢?就将一把把谷子朝着狗撒下去。那些望天求救的人们,见天上有金色的雨点飘落在狗的周围,走近一看,是一种从未见过的细小谷粒。人们把狗撵开,将那一粒粒的谷子拣起,连皮也不舂,就想拿去蒸。这时,一位老太太走过来,急忙拦住大家说:“孩子们,这是谷种啊!我们饿死也不能吃!说完,就领着人们在河边挖了一丘田,把谷粒一粒一粒播种下去。从此以后,阿昌族人学会了育种栽种的本领,同时也越来越懂得了”吃饭要敬饭“的道理。为了不忘记过去的教训,也为了报答狗为人间讨来谷种的恩情,每年吃新米,都要先喂狗。
一些与汉族杂居的阿昌族,八月十五这天要蒸米糕,夜晚,在院子里置一供桌,摆上米糕、栗子、梨、莲灯果等献给月亮嬷嬷。
农历八月十五,阿昌族要将收获的新谷穗挂在家堂的天地灶君、祖宗灵位上祭祀。这天吃新米饭前,要先喂给狗吃,以感谢狗给人间带来了谷种。梁河地区阿昌族在吃新米饭前,要先用一箩新谷,水、盐、豆各一碗,姜、芋头各一蓬摆在榜争前祭祀。
吃过晚饭后,在院子里设桌摆上果品糕点祭祀月亮,祭祀时要烧十二对纸火,如果是润月年要烧十三对,然后全家祭祀月亮神,共度良宵。云龙地区阿昌族在这天春扁米吃,晚上烧香祭祀月亮神,但不做月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