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民对茶的认识和利用最早是从它的药用功能开始的。
传说上古时期“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之后,对茶的利用便不断见诸记载。魏晋时期,四川一带人用茶加葱、姜、桔子作汤醒酒;佛教徒坐禅修行,“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伏等之气。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晋书。艺术传》)当时广陵(扬州)市上有个老太婆“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餐之,市人竞买。”(《陵省老传》)。入唐以后,人们对茶的利用一般还是以药用为主的。《唐本草》对茶的性能和作用记述得十分清楚,“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痰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主下气,消宿食。作饮加茱英、葱、姜等良”。茶在盛唐时期传到日本,开始也“只供医药专用”(《日中文化交流史》)可见,在唐以前茶叶主要还是作为药用或作为特殊需要的药用饮料。但是,魏晋以降直至盛唐,除了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人们已有饮茶习惯之外,饮茶也成为部分士大夫和寺庙中僧侣的嗜好。这显然与玄学和佛教的流行有一定的关系。如“玄宗朝右补网纂毋昊,博学有著述才,性不饮茶,著茶饮序云,释滞消塑,一日之利暂佳,瘩气耗精,终身之累斯大,获益则归功茶力,贻患则不谓茶灾,岂非福近易知,祸远难见乎。”(《大唐新语》),“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封氏闻见记》)就这样,饮茶逐渐从药用发展为饮用,从僧侣、文士少数人的嗜好转变为寻常百姓的日常习惯,从南方少数产茶区逐步推广到全国各地,这一历史性的转变是在唐代中期完成的。
中唐以来,饮茶成风,“田阁之间,嗜好尤切”(《旧唐书·李汪传》)。人们认识到“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人之所资,远近同俗,既祛渴乏,难舍斯须。”(同上)北方出现了“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封氏闻见记》)的繁荣景象,连长安宫城的东墙外也开设了茶肆。唐文宗生性节俭,“开成元年,改元,大赦。(李)石等商量节文,……诸道除药物、口味、茶果外,不得进献”(《旧唐书‘李石传》)可见饮茶确为生活之必需,是省不得的。到了晚唐五代茶叶更是进贡、赏赐的主要物品之一。当时驻防的军人除了定时发给衣晌外,还要供应茶叶。“茶”这一专用字在中唐时期从“荼”字分离出来,并得到社会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