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
龙舟(龙船)的产生,是龙观念的产生和对龙崇拜的结果。龙究竟是什么东西?它具有什么样的形象与生态特征?可以通过社会遗传代码“文字”来探究和认识它。我们的祖先创造文字的时候,是由图画文字向象形文字的发展过程。即所谓“勤天地之变,仰观硅星园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
上古人想象中的龙形。像龙头和巨口,头上有肉冠与双角,其身像S、长而弯曲,是一种鳞虫之长的动物。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乱变革,但汉字发展的历程并没有中断,秦统一天下后推行小篡,进一步产生了隶书。隶书大大简化了汉字的形符,而把汉字以形示意的文化形态保存了下来。这时龙的形象与生态特征从龙的繁体字来看就有了新的文化内涵。“龍”字曲折蜿蜒,九折十八弯,形似一幅水网交错的河流图案,这时龙就是河流的象征,龙的本意就是形成河流的,具有雷、电、云、雾、气、水等自然生态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古代的崇龙、祭龙就深刻地说明了中国人对河流(水)的依存关系。
在内蒙古的敖汉旗所发现的兴隆洼文化中发掘到了刻有龙形图饰的陶器,距今有7000~8000年的历史。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在平定万国、大治天下之后,龙图腾成为华夏民族崇拜的至尊标志。远古时代北方和中原地区是龙文化的发源地。从古籍所记载的传说故事也可得到印证。《韩非子》中引述了一段远古传说:昔者黄帝会鬼神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蚩尤居前,风师边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虻伏地,凤凰复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大戴礼》中《五行篇》有颛顼(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乘龙游四海”。
远古时代北方不懂得驾舟,也没有“舟”字的记载,只有类似舟的桴。由于他们崇拜龙,习惯将帝王之躯和某用物等都加带个“龙”字,如龙子、龙体、龙袍……因此有了“龙桴”的说法。而南方有尊鸟的习俗,祝融的后裔迁到南方,征服了南方的淮夷而占其地,淮夷是鸟图腾的部族。《白虎通·五行篇》说:南方之神“祝融”其精为鸟,离为鸾,鸾即凤,楚人的先民以凤为图腾。楚人还认为,作为图腾的凤是至真、至善、至美的神鸟,只有在凤的导引下人才得以飞登九天,周游八极,水击三千里。因此将当时的水上交通工具舟楫称为“鸟舟”。《正字通》记载:“越人有首尾尖高,当中平阔”的船,称“丫头船”。古人曾把般头称为“鹢首”,并发展到把鹢首作为整条船的代名词。郭璞注《方言》曰:“鹢,鸟名也,今江东吴人船前青雀,是其像也。”《尔雅·释鸟》注曰:“鹢,大鸟也,画其像着船头,故曰鹢首也。”
东进或南下的华夏部落进入该地区后,为了适应水乡湖泊的生活环境,利用南方的独木舟(鸟舟)、木排、竹筏进行渔猎和劳动生产,为了减少自然灾害和其他水族的侵害,认为只有信仰自己所崇拜的“龙”的神灵和威力,才能克敌制胜,保护自己,因此他们断发纹身,“以像天子”。《说苑·奉使篇》说:“彼越……处海垂之际,屏外蕃以为居,而蛟龙又与我争焉,是以剪发文身,烂然成章,以像龙子,将避水神也。”《汉书·地理志》(下)应邵注:(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而纹其身,以像龙子,故不见伤害也。故将舟以龙饰,将“鸟舟”与龙桴取舍合一,统称为“龙舟”,日渐被广泛流传下来。据《海上纪略》记载说:“(福建)凡海船中,必有一蛇,名曰木龙,自船成日即有之,平时不可见,亦不知所处,若不知所处,若见木龙去,则舟必败。”
所以古代人认为“龙”能保行船平安,每年一到洪水泛滥的春夏之交,对龙进行祭拜。在祭拜活动中,划着龙饰舟楫丢撒祭品,祭祀后人们用这种龙舟游乡串友,逐渐形成了竞渡之戏,对龙的祭拜活动和龙饰舟楫的竞渡之戏成为了后来端午习俗和龙舟竞渡的起源之一。
先秦时期的龙舟
甲骨文分别有“舟”和“龙”字,但没有“龙舟”二字连称,说明那个时候还没有龙舟。龙舟二字最先出现在《穆天子传》中:“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太沼。”晋人郭璞注:“沼池龙下有舟字,舟皆以龙鸟为形制,今吴之青雀舫,此其遗像也。”据《晋·武帝本纪》载:《穆天子传》一书(简牍)是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在汲郡魏襄王墓中发现的,《穆天子传》是记载西周穆王(公元前800多年)出游四方的事,内容带有神话色彩。魏襄王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18—前296年,相当于战国中期,龙舟二字连称的出现不会晚于西周。当时可能还只有文字描述,而没有实体。
屈原在《楚辞·东君》中写道:“驾龙舟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据近代学者闻一多《端午考》称,端午的起源与龙有着密切关系……它就是古代吴越民族———一个图腾团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龙舟竞渡应该是史前图腾社会遗俗。屈原(公元前340—前278)据此在屈原之前两百余年的吴越两国,已有龙舟竞渡活动。后来它的含义扩增了,可以兼指大的舟船。天子坐的有龙形装饰的专称龙舟,甚至有楼台亭阁的游乐船也称龙船。南朝梁人任昉《述异记》说:“吴王夫差作天池,池中造龙舟,日与西施为水戏。”敦煌壁画,东王公坐在龙舟上去会西王母,云游远方,象征“驾六龙以驭天”。
1973年,长沙古墓中出土一幅战国时期《人物御龙帛画》,画中一个身材修长、腰佩长剑的男子,手执缰绳,驾驭一条巨龙,头高昂,身平伏,尾上翘,状若“龙舟”。帛画中的巨龙像似龙舟,据考古学家和民俗学家推断,那时楚湘一带巫术盛行,认为人和神之间只是相隔遥远,认为坐龙舟可以升开,可见那个年代的湖湘文化,“龙”、“龙舟”的形象已深入人心。竞渡龙舟是根据现代考古出土的文物表面所刻画(铸造)呈现的纹饰图案、峭壁岩上的图案,与现代意义上的龙舟比较,相似或相像来推定的。
如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西汉残铜鼓上的舟船竞渡图纹,从图像分析,船体狭长,窄而平浅,首尾微翘,划手全部拿桡,无帆无蒿,无篷,桨手们的头上都有雉尾装饰且向后飞扬,反衬出船体飞速前进。舵用长梢代替,划手们作奋力划桨的姿态,船上的指挥面对划手作有节奏的鼓动和指挥。与现代龙舟比较,并无太大差异。
广西左江流域的峭壁上有四处画有驾舟击水、奋力争先的图像。该崖画经相关部门测定于公元前420年至公元前165年之间创作(东周—秦时期),其作者为壮族先民———古骆越人。图案中的船只形状简单,以两头高翘的一条粗线表示,图像显示划手十余人驾舟击水,奋力争先,动作整齐划一,旁边还有人助兴加油,其中一船的船边挂着铜鼓,乘者皆侧身,脚稍弯曲,似作歌舞之状。1976年浙江鄞县石秃山出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钺、广西贵罗古墓出土的铜鼓,上面都有舟船竞渡的图案,说明竞渡龙舟的产生不会晚于春秋战国时期。
龙舟的发展
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最早记载有龙舟竞渡,说五月初五这天举行竟渡。明朝以后,这种习俗尤其盛行,不仅宫廷举行竞渡,民间各地也都纷纷举行竞渡,其场面颇为壮观。有关龙舟的起源,据说目的是为了祭吊屈原。其实,从红山文化遗址发掘出来的龙形玉器,就可知我国原始先民对龙的认识是一种马头蛇身、无角无须、无鳞无足的动物。传说原始人能在山口或山槽处用石头垒坝,砌成山凼,引龙进入捕捉后进行驯养,作为水上交通工具。但这种做法十分冒险,于是人们就用独木剜制成小舟来代替龙。到了战国时期,《穆天子传》和屈原的《东君》,才将舟正名为“龙舟”。从这种传说中可以看出龙舟也是同屈原有关。
龙舟一般十余丈长,可乘十余名水手。有的龙舟船头设一喊号子的指挥,也有的船上摆置鼓钹乐器。号炮一响,鼓钹齐鸣,众水手在锣鼓号子的指挥下,动作整齐化一,奋力划桨。两岸观众欢呼呐喊,击鼓放炮,为本方的水手加油助威。赛龙舟是一种极富竞争性的集体比赛,它在端午佳节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喜庆作用,所以从古至今,一经延续下来了。
时至今日,全国各地有许多龙舟竞渡活动,以汨罗江畔的最为代表。人们扶老携幼,身着节日盛装,点蜡烛先到屈子庙朝拜,再抬龙头祭庙。祭祀完毕,开始龙舟比赛。
赛龙舟是端午节一项最受欢迎、最热闹的民俗活动。关于赛龙舟的由来说法很多。纪念屈原是其主要传说。传统的赛龙舟分四个程序:游江、招魂、竞渡、回舟。其中招魂最为感人。每年的端午期间,在屈原故里都会举行盛大的赛龙舟活动,乡亲们非常看重龙舟竟渡,而且对夺标尤为重视,素有“宁愿荒废一年田,不愿输掉一年船”之说。
夺标归来的龙舟,不仅能使村名大振,而且还会给划船的人带来一年的丰收和幸福。那么为什么船头要装饰龙头呢?
传说用有龙头的船运载食物投入江中祭祀屈原,水中的怪物见是龙王派来的,就不敢吞吃食物了。近年来,赛龙舟已由民间的纪念活动。发展成全民游乐活动和体育竞技活动,并成为了世界性的比赛项目。另外,苗族在五月十五还有大端阳节,也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开展的划船竞赛的娱乐活动。
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中也同样有龙舟竞渡的习俗,因民族习俗不同,举行的时间各异。
历史上最大的龙舟
由于龙崇拜的产生,人们把壁画、图卷的龙舟形象通过再创造,在船头装上龙头,船身和桡、橹等画上龙纹,船尾配上龙(凤)尾,使龙的特征与船舟进行了完美的结合,成为现代意义上的龙舟。正史《隋书·炀帝纪》亦载:(大业元年三月)庚申·遣黄门侍郎王弘,上仪同于士澄往江南采木,造龙舟,凤艒(小船),黄龙,赤舰,楼船等数万艘。八月壬寅,上御龙舟,幸江都。……舳舻(指首尾衔接的船只)相接,二百余里。因此古代最大的龙舟是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下扬州时乘坐的龙舟。司马光《资治通鉴》写隋炀帝的龙舟时,引用了《大业杂记》的材料:长200尺,宽50尺,高45尺,上下四层,中间两层,共有房间120间,全部用金玉装饰,龙头凤尾,仅纤夫就动用1080人。有诗曰:
至尊号命等风雷,万只龙舟一字开。莫道有才能治国,须知亡国亦由才。
当时杨广游扬州时,其挽船者所作哀歌《隋炀帝时挽舟者歌》:
我儿征辽东,饿死青山下。今我挽龙舟,又困隋堤道。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舳舻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借向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六辔聊停御百丈,暂罢开山歌棹讴。讵似江东掌间地,独自称言鉴里游。
现代最大的龙舟
据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中国之最)报道,现代最大龙舟在广东省的山水市,该龙舟长72米,可载178人。
据编者所悉,这只是一条仅供参观而无竞渡对象的摆设龙舟。2010年湖南长沙打造了一艘号称湖南最长龙舟,长37.5米,能载划手64人。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沙头镇一条竞渡龙舟长32米,可载划手140余人,分站坐两层,坐者缓桡而进,立者竖桡而歌,鼓乃急,桡具下,每年啸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