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初七是传说中牛郎会织女的日子,化州人叫这一天为“七巧节”。据《析津志》记载:“宫廷、宰辅、士庶之家,咸作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列瓜、果、酒、饼、肉脯、邀请女流作巧节会。称“女孩节。”化州志上也说,“七七”这天,女流会聚,占卜贞咎,饮宴尽欢,次日还家。
化州七夕白天,农家女聚于檐下,用花碗碟盛水于太阳下曝晒。中午时分,一人一针(或用芒草代针),轮放于碗碟的水面上,针浮水面不沉后,便观察银针投落碗底的影子。这影子或散或花,或云或动,若成物状,就认为“乞得巧”。如果针影平直,全无花样,就是“乞得拙”。女儿们希望自己手巧,所以这天“放针”求巧,人人尽庆。
到了夜里,女儿们在月光下,有的吟诗,有的玩艺,夜阑不寝。才女们对着牛郎织女星摆开诗台,齐诵或轮诵: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随后,又轮流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一方面表示对牛郎织女的同情,另一方丽也祈望自己爱情顺心。不识诗文的则围坐在一起,以五彩线穿九根针,顺当穿完者为巧。有钱人家在这天还特意搭起彩楼,让他家的女儿虔诚地对月编织,因相传织女星是天宫有名的巧女,借她当日离开天庭与牛郎见面之机,向她乞求智巧。
月过中天后,女儿们还静静坐在院子里,人人盼望能淋上“泪雨”。据说,谁有幸被先淋上了牛郎织女的相会热泪,谁就会终生没有离别之苦哩。